《尚书皋陶谟》古歌解读摘要:《尚书》中故事发生时代最早的《虞夏书》,记录了我国古代氏族文明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的《皋陶谟》一篇,保存了《元首歌》《股肱歌》等三首宝贵的古歌,这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抒情诗歌,表现了口传文学时期诗乐舞结合的独特艺术特征,具有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理应受到文学讨论者的高度重视。关键词:《尚书》《皋陶谟》古歌《尚书》中故事发生时代最早的《虞夏书》,记录了我国古代氏族文明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的《皋陶谟》一篇,保存了《元首歌》《股肱歌》等三首宝贵的古歌,这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抒情诗歌。据《皋陶谟》记载,舜帝与大臣们在一次议政会议结束后的庆功乐舞中,共同唱和了三首诗歌。《皋陶谟》载: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帝拜曰:“俞,往钦哉!”“敕天之命,惟时惟几”是舜帝对所作诗歌含义的介绍和说明,是整首诗歌的序曲,其内涵,当如孔《注》所说:“作歌以戒之,安不忘危也……奉正天命以临民,惟在顺时,惟在慎微。”①取开头两字为诗题,是舜帝对大臣所歌,后世称之为《股肱歌》。该诗的大意,在于赞美股肱大臣勤于政事,进而影响君王,使政治清明、百事振兴。接下来的两首诗歌是皋陶等大臣应和舜帝所歌,后世亦取开头二字,称为《元首歌》。开头的一段话是皋陶对这两首诗歌意义的说明,大意是说君主具有典范作用,君主英明,那么政治安定;君主不明,那么政治堕坏,是对舜帝的赞美和劝勉。从体制上看,这三首古歌开创了“九歌体”,对后世诗歌的体制特征产生了影响。闻一多先生根据《左传》于昭公二十年、二十五年两次以“九歌”与“八风”、“七音”、“六律”、“五声”并举,认为“九歌”可能不专指某一首诗歌,而是诗歌的一种标准体裁。他提出:“歌的可能单位有字、句、章三项。以字为单位者又可分二种:〔一〕每句九字,这句法太长,古今都少见。〔二〕每章九字,实等于章三句,句三字,这句法又嫌太短。以上似乎都不可能。假设以章为单位,那么每篇九章,连《诗经》里都少有,早期诗歌似乎不可能开展到那样长的篇幅,所以也不可能。我们以为最早的歌,如其是以九为标准的单位数,那单位必定是句——便是三章,章三句,全篇共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