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方案[摘要]高职教育重点在于培育适应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层次的技术型、技能型应用人才,因而教学过程应该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筑力学》这门学科的改革思路。使学生在掌握一部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育自己学习的能力;以学生本身为责任主体出发,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在自学过程中,加强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讨论的过程,加强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的基础上,增强学习意识逐步培育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关键词]建筑力学学生实践改革背景目前《建筑力学》这门课程不仅教学内容较多而且课时有限,仅凭借学生高中力学的基础,想在短短一个学年跨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内容是非常困难的。并且对于初次接触建筑力学模型的学生而言,由于基础相对薄弱和课程本身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较强,导致学生在相对较大的学习任务下普遍认为建筑力学晦涩难懂,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在 2024 年 11 月,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基于高等职业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着重培育适应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层次的技术型、技能型的应用性人才。计划中强调了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院校:除了领导能力领先、综合水平领先、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专业建设领先、社会服务领先,具有良好的建设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在人才培育模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2024 年我院为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积极努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我院全力推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同时,为了积极配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要求,在综合分析了目前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建筑力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改革思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建筑力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和改革目标:使学生在掌握一部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育自己学习的能力;以学生本身为责任主体出发,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在自学过程中,加强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讨论的过程,加强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的基础上,增强学习意识逐步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