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一、课程名称第一单元 我和你第三课 你家在哪儿二、使用教材《欢乐汉语》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三、教学对象11-16 岁汉语初学者四、教学内容(一)生词:1.家 jiā (home)2.在 zài (in, at, on)3.哪儿 nǎr (where)4.北京 Běijīng (Beijing)5.上海 Shànghǎi (Shanghai)6.香港 Xiānggǎng (Hong Kong)7.他 tā (he, him)(二)语法:1.人称代词“他”:汉语的人称代词没有性的区别。“他”指女性的时候写做“她”,指事物的时候写做“它”,这只是文字上的区别,说话的时候都是tā。2.“在”:本课中的“在”是一个动词,后边跟名词组成述宾结构,但是其实真正复杂的是“在+处所词”中“在”的隐现。课文中没有涉及该语法,但是以后一定会出现。所以本课主要是带着大家练习“在+处所词”的用法,不会涉及该语法点的讲解。3.处所词“北京”“上海”“香港”。(三)语音:1.辅音 b、p、m、f 的发音:尤其是 b 和 p,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双唇送气清塞音。2.儿化音“nǎr”。(四)汉字1.我2.在3.北4.京五、教学目标(一)认知领域:1.复习前两课的对话,学生能用汉语进行基本的对话:“你好”“你好”“你好吗?”“我很好”“你是哪国人?”“我是中国人。”“你/他家在哪儿?”“我/他家在北京/上海/香港。”2. 掌握本课生词“家”、“在”、“哪儿”、“他”、“北京”、“上海”、“香港”。3. 学会儿化音的发音。4.学写汉字“我”、“在”、“北”、“京”。5.正确发辅音“b”和“p”。(二)技能领域:1.可以使用中文进行问候和回答。2.用正确的笔顺写出本课的四个汉字。(三)情感领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们学习汉语的热情,进一步步了解中文的发音和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的城市。(四)策略领域:1.老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但是,学生是课堂的参加者,老师是课堂活动的指导者。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加到课堂的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2.教学必须树立时间观、效率观。老师在树立现代教学观念的同时,努力钻研教学艺术,根据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学生实际、自己特长,选择和设计最优的教学方案,加之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争取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的原则。六、教学重难点(一) 教学重点:1.掌握生词“家、在、哪儿、北京、上海、香港、他”。 2.掌握句式“你家在哪儿?我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