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设计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设计_第1页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设计_第2页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设计《植树的牧羊人》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研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植树的牧羊人》,谁来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本文讲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凭着一己之力和数十年的时间,在荒漠中种出了大片的树林,把荒漠变成绿洲的故事。 (学生已经学过本课,所以默读全文理解故事内容环节约略,而改为让学生回顾并简要概括故事情节。)齐读预习提示 2,说出哪些是需要圈点勾画出的关键词语。 (设计意图:本课主要让学生继续练习默读,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圈点勾画。让学生读预习提示 2,一是明确本节课学习方法、学习任务,二是让学生明确默读的具体方式和应圈点勾画哪些内容。) 三、默读第 2 段和第 19、20 段,找出能形成对比的内容,圈点勾画关键语句。 思考: 1.这两部分描写的是同一个地方不同时期的景象,这里的变化可以用什么成语来表示? 2.用“昔日,如今。这多亏了一个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 ”句式表达。(建议:最好用四字词语。) (设计意图:假如说环节二是轻点一笔的话,本环节就是略写一笔。本环节为后面要进行的通过默读勾画重点语句,分析人物形象,领略人物精神活动做铺垫。这两段在视觉上心理上形成强大的反差,反映出普罗旺斯地区植树前后自然面貌和人文面貌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练习默读及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并用所给句式表达,既检测学生的默读能力及圈点勾画关键句的能力,又训练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 四、朗读末段 提问:艾力泽·布菲,一个普通的农夫,竟然凭一己之力使一个地方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怎不令人敬佩?用 “我”的话说,老人在荒原上完成了一件什么事? (感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我”对老人的赞美与敬佩之情,初步思考主旨。) 五、再次默读全文,圈点勾画出关键语句和精彩之处,感受人格魅力 思考:你认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却做出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最需要怎样的精神品质?请找到文本依据。 引导学生重点读第 7、10、11、14 段直接描写,第 15、16、18、19 段间接描写。直接描写中关注第 7 段挑橡子的语句,第 11、14 段中“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等内容。从时间在变、环境在变,而人物的初衷不变中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牧羊人的人格之美,精神之伟大。 (设计意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阳光书坊+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阳光书坊,传播未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