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学习心得一、精准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是教学设计的基础,也是设定教学目标的依据,观摩的这几节课学生不仅仅是形式上踊跃参加的课,而是内容丰满、充满思辩的课,是学生学有所获的课。老师利用“形式”最终将知识转化为思想的渗透和道德情感上的提升。以思想引领课堂,课堂蕴涵深刻、回味无穷。二、创设教学情景,闪耀人本精神。若想长久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教法,历史课老师要把培育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走入历史,感受历史,产生兴趣。这些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十分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目的明确,教材运用灵活富有制造性。尤其是一些信息的搜集和利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非常乐意参加到学习过程之中。比如角色扮演,古路商人如何利用思路开展贸易,讨论自己的生意经,这种活动的创设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了参加度,使整个教学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度过,教学效果明显。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三、德育渗透,润物无声这次优质课最大的特点是授课老师在传授历史知识、培育学生学科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历史是一门主要以史实为基础的学科,其具有独特的知识结构与德育结构。通过对历史人物张骞极其事迹的讲授,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完善其人格,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史育德,让学生去感受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以及淳厚民风和崇高的气节等,主动地去探究一些时代精神的先进典范,把优秀的民族精神转化为青少年们的思想素养和优秀的精神品行。孔子说:“学然后知不足”,在本次的学习之旅中,我确实发现我的不足之处太多了,作为老师,想让学生学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必须勤思、勤想、勤做、勤悟,以生为本,为了学生的一切,尊重学生的生命权和自主进展权,让生命因尊重而漂亮,让学生开启绚丽多彩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