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清明佳节图》及其姑苏版连环画风

《清明佳节图》及其姑苏版连环画风_第1页
《清明佳节图》及其姑苏版连环画风_第2页
《清明佳节图》及其姑苏版连环画风_第3页
《清明佳节图》及其姑苏版连环画风现存日本广岛王舍城美术博物馆的“姑苏吕云台子君翰发行”的《清明佳节图》版画作品尺寸是纵 37.5cm,横 56.3cm,是以叙事连环画形式构成整幅画面,它是以唐代杜牧《清明》七言绝句的诗意逐句描绘成一幅完整主题的图绘。它分为四个场景的叙事来表现《清明》诗中的详细情节。杜牧诗里的所谓“杏花村”究竟是虚拟的呢?还是真有去处?据后人考证,确有其地。《池州府志》云:“杏花村,在池州(贵池县)城西里许,杜牧《借问》句即指此。”另据《安徽风物志》所载:“杏花村在池州城西,有杏林百亩,春来杏花竟放,艳如锦云。……村中有黄公酒炉,自酿美酒,以飨客商,因此酒甘醇而远近驰名。”明代诗人沈昌洛经池州时也曾赋诗:“杏花枝上著东风,十里烟村一色红,欲问当年沽酒处,竹篱西去小桥东。”后人对杏花村的处所认定多以皖南说居多。《清明佳节图》全部人物描写达 52 人之多,其中每一幅叙事连环画面的人物描写都在 10 人以上,有的一个画面人物描写竟多达近 20 人。但是此类郊外踏青样式的图绘总体上是属于以景物描写为主的风景画类型的版画。是以古诗词的意境设想经营画面,即以诗转化成画,中国自古以来有“诗画同源”之说,画更具简明、通俗及大众化的性格。其第一幅的叙事诗连环画“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画面,描写弯弯曲曲的长堤依水岸曲折伸展,路上的行人撑着雨伞往前赶路,有骑马的客商,也有挑担的侍从,也有在客栈门口驻马与迎客的场景,楼阁则依水而筑,春雨绵绵之中,小桥边立有垂钓的笠翁,显现出一幅民风醇厚古朴的画面。此图画面取景烟雨之中的楼阁客栈和撑伞、骑马、挑担的行人,以及戴笠渔翁和临窗品茶休闲的游人等,勾勒出一幅清明时节春雨渺茫的江南郊外景色。第二幅画面“路上行人欲断魂”,描写清明时节去郊外上坟的情景,以石拱桥为中心的曲折曲折的堤岸上行人如织,有驼背萎缩的年老之人,也有稚气未消的幼儿,有五步一回头的断肠女子,也有不忍离去的惆怅夫妇。此连环画面表现一年一度清明节去郊外凭吊亲人的上坟情景。第三幅画面也是表现水畔两岸的情景,情景绘以行人“借问”酒家在何处的问路过程。河岸弯曲,望中酒肆掩映,一簇烟村,数行堤柳而萦绕其间。水泊之中画有扁舟凌波纵荡,独具浓厚的乡村野逸之意境。而最后一句的“牧童遥指杏花村”画面则绘以临窗亲水的精致的别业酒肆的风情,以及人们悠然自得的田园牧歌式的浪漫而纯朴的生活。四幅画面除了绘有迤逦堤岸上的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