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是有英雄情结的,救人水火、仗义疏财、快意恩仇,最后一定要留下被阳光照耀长长的背影。《让子弹飞》是我完整的英雄情结的体现,现实中无法完成的梦此刻便一一被它呈现。我不再说它有多少爆点,电影院里,响着从莞尔一笑到咧嘴大笑到捧腹狂笑无法停歇的笑声,这笑声有多大,就包藏着姜文多大*“”的野心,成为 口碑好,票房高 的野心。他要的“太多,他把他的才华全力体现,他把他的野心赤裸裸的剖给你看: 老子想要拍商业片就能拍,老子想要票房高就能票房高,老子就是那个张麻子,老子就是仗着有杆枪什么都不”怕! 姜文,你把这么多想法满满地盛在这样一部快节奏的电影,无尿点无看时间点无聊天点无交头接耳评论点,我们来不及消化上一个,你接着塞下一个,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看得实在太忙。“”尽管如此,出了电影院,会长长的吐一口气,叹一声: 这是部好片子! 深深佩服于那质感的画面,那精绝的台词,那细腻的表演,以至于观影后,我久久不能平静。英雄梦我也曾做过英雄,检举偷盗团伙,结局却是灰溜溜的狂奔。我也梦想过,便这样抛弃一切,浪迹天涯,像诗人般游走,像张麻子一样爽朗狂笑,手拿双枪,兄弟围绕,面对钱权色岿然不动,挥一挥衣袖,只带走陪我独自上路的白马。从偏僻的山林到繁华的上海,行遍这世间的路,行遍这人间的欢乐与悲伤,张麻子寄予了太多的关于英雄的梦想。我想姜文是想做英雄的,做那个挽回我们越来越流于表面的中国电影的英雄,告诉我们观众,什么才是好电影。充满象征*意义的标旗倒了又倒、小调唱了又唱、子弹飞了又飞......。姜文曾说过,我不同意重复过去,每部电影都是全新的。但是,每部电影背后深刻的意义却没变,文艺范儿也没有变。我想,姜文骨子里看不起商业片,觉得自己就是个艺术导演,非要在大笑后留下悬疑给观众猜,留下余味给观众品。比如,马邦德到底还有哪两件事骗了张麻子。看完后,朋友说,我觉得这片挺文艺的!对!这根本就是一部装得很商业的文艺片。惊喜黄四郎:三天后,我会给你惊喜!张麻子:我不懂,翻译给我听。马邦德:他说要给你惊喜哦!他说要给你惊喜!他说要给你惊喜!这部片子,确实是在不停的给我惊喜,惊喜到我甚至觉得被玩弄了。“”每当我放下心来,心想着: 就这样吧!应该就这样吧!总该照着俗定的轨迹进展吧! 这时候,总会有个点来挑战你,或者是黄四郎的英语,或者是张麻子和马邦德的*基情演绎,或者是马邦德的狗腿。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姜文做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