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毕业照炫酷到没同学北大 2024 级古生物专业毕业生薛逸凡火了。14 日,她在人人网贴出自己一个人的学士服照片,题为“北京大学 2024 级古生物专业合影”,说明是“只是需要有一张来装个正经”。这张照片随后在微博上疯转,网友评论“这连课都没法逃”、“第一名和最后一名都占了”。这个生于 1992 年的女孩与她的冷门专业并非第一次被关注。去年校园报纸《北大青年》就为她做了《“一个人”的专业》的报道,而后还刊载在《中国科学报》上。但这张“炫酷到没同学”的毕业照使她迅速走红,以致关闭了人人好友申请。16 日傍晚,她的人人最新状态改为“我没有授权任何微博啊!!!微博上转发就算了,可不要冒名顶替啊!”。古生物学为什么这么冷这张孤独的毕业照或许使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古生物专业。这个冷门学科主要以化石为讨论对象,探讨古代生命的特征和演化历史、讨论重大的生命起源和生物绝灭与复苏事件、探究地球演化历史和环境变化等方面,是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这是全中国唯一的一个人的专业,差不多每个年级有一个人,还有的年级人数是零。”在去年《北大青年》的报道中,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这样介绍北大古生物专业。30 年前,情况并非如此。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古生物专家王训练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都开设有古生物本科专业,每年约培育 100 名学生。但上世纪 80年代后期,该专业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的现象,到上世纪 90 年代学科改革的时候,很多学校不得不停办古生物专业本科。在王训练看来,这个专业因为涉及面窄、人才需求有限,不适合大量招生。人才培育应该从硕士起步,博士延续,招收本科为生物或地质专业,具备一定程度基础知识,并对该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北大的古生物专业原本设于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1998 年在专业调整时取消。10 年之后,北大元培学院重新开设古生物学专业。相比当年课程设置更侧重于地质方面,元培学院成立后,以跨学科培育的方式恢复这个专业,学生要从生命科学学院与地空学院分别修课。“北大古生物学专业从设立之初,就从学科交叉角度出发设计了全新的培育方案,要求学生从本科阶段就接受生物学、地质学和环境科学的知识体系和系统训练,使之成为新型高素养古生物学人才。”古生物专业负责导师、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刘建波曾表示。但放眼全国,这个专业虽然冷门,但也并非“一个人”,如沈阳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