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四大名著先来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部书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尤其是《三国演义》,连不识字的老太太都知道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等几个故事。小时候,每天中午忙不迭地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翻开收音机收听袁阔成播讲的评书《三国演义》。然而,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这句老话早就在民间流传。水浒里满是打家劫舍,落草为寇,占山为王。少年人血气方刚,心性未定,难免不会猴儿学样;三国中充满了阴谋诡计,权术心机,尔虞我诈。老读三国是为贼,深谙世故的老年人读了之后愈加老谋深算,老奸巨猾。这样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对于成年人来说尚且要加以提防,更何况是不能明辨是非,易受影响的孩子!按理说,《西游记》应该最适合孩子阅读。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以及各类神仙妖魔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最容易勾起孩子阅读的兴趣。然而,这部书从根本上讲述的是佛法和人生,其隐含意义极为深远宏阔,远非孩子所能理解。书中随处可见修持、菩提、元神、禅心等字样,蕴涵着浓重的佛教色彩,反而最不适合孩子阅读。最后来看《红楼梦》。这部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极高的地位。其思想之深刻,文字之精致,艺术价值之高,几乎无出其右者。上至王侯将相、学者大师,下至贩夫走卒、野夫村妇,无不为之痴迷。然而,从教育的角度看,这部书也不一定适合孩子阅读,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年。首先,尽管一千个人对《红楼梦》有一千种解读,但色、空、幻、灭的主题世所公认。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观念要么不理解,要么理解了就会影响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期。教育应该点燃孩子心中的希望,鼓舞他们追求未来更加美好的人生,而不是提醒他们现实有多么残酷。其次,根据曹雪芹的原意,书中所描述的和家族一步步从繁华走向崩溃,最终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洁净。如此悲情,悲到了极致,冷到了骨髓,固然深刻揭示了世情人生,却不一定有利于培育孩子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最后,书中关于性描写的段落也不宜让孩子过早接触。我当然不是迂腐的卫道士,生理卫生课也早已在里开设。然而,科学地了解人体构造及性并无不妥,但恰恰是文学读物中那些欲说还休、似实又虚的性描写最易对少年男女产生诱惑,淫书黄书之所以害人不浅的关键就在于这一点。实际上,脱胎于《金瓶梅》的《石头记》在最初传抄之际确实是被列为淫书而遭禁的,而孔子早就因为少之时,血气未定而将色列为君子三戒之首。在孩子的性教育上,我们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