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月是决策国家大事的日子,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要对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决策。在 全国政协和人大召开会议的前后,各地政协和人大也会纷纷召开会议 对地方事务进行决策。除了国家和地方大政方针外,全国和地方两会要对地方的事务做出决策。除此之外, 两会还负有对政府的监督职责,两会代表还要依法履行代 表的职责,参政议政。根据选民的情况和诉求,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情况,向政府相关的部门提出提案或建议。政协 委员提出的是提案,人大代表提出的是建议。 提案和建议可分为个人的或团体的,当某个提案或建议的参加人数达到或超过一定数量的,还需要由会议做出相应的决定等。假如 想了解具体的规定,可参见相关的 法律规定,这里不加赘述。从程序上说,一个提案或建议的产生应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应该经过酝酿、调查、论 证、再调查、再论证,最终形成提交政协或人大的提案或建议。从情理上说, 一个提案或建议应该是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们经过审慎考虑,精心准备,细致讨论,深化考察,综 合各方面因素与客观条件后一般以文字形式向政协或人大提出的, 因此,提案和建议不能是拍脑门产生的,它应该对国家民生、大政方针、地方政策在着深远的积极的影响。从 另一个角度说,提案和建议是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职 责之一,两会代表在闭会期间负有监督的职责,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调研并在开会期间提出提案或建议。两会代表在 两会期间,要审议会议的各项主要内容,参 与国家决策,同时提出自己精心准备的提案或建议。所以,我们有理由信任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提出的提案和建议都是经过精心准备 的,只有这样两会代表才对得起 支持他的选民,只有这样才是对政府的尊重,只有这样才是对人民的尊重。也因为这一点,两会代表所代表的不能只是他们自己,他们要代表自 己的选民,要代表自 己的行业,更重要的是他们应该代表人民说话。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两会代表就要摒弃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这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实际情况是,总有那么一些委员和代表,虽然只是少数人、个别人,表面上他们所提的提 案或建议似乎是代表了民众,本质上确是代表着自己的即得利益。他们中的 某些人利用自己是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身份,为自己的企业或自己家族企业,或者身边的利益关系 谋取利益。他们的一些提案或建议貌似对政府政策的监督,实质 上是因为政策与自己的利益发生冲突后,以提案或建议的方式迫使政府或有关部门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