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9-30 日,参加巴黎和会的英美法 3 国代表召开会议,日本代表应邀出席,议定了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条款(第 156、157、158 条),将德国在山东所攫取的权益让与日本。5 月 1 日,中国谈判代表、外交总长陆征祥将此事电告北京政府,并称如不签约,则对撤废领事裁判权、取消庚子赔款、关税自主及赔偿损失等等有所不利。北京政府外交委员会(总统府智囊机构)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不签约。上海《大陆报》"北京通讯"透露:"政府接巴黎中国代表团来电,谓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5 月 2 日,北京政府以密电通知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可以签约。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在《晨报》、《国民公报》撰文呼吁:"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北大校长蔡元培将外交失败消息通报学生。5 月 3 日,北京各界紧急磋商对策。当晚北大学生在北河沿北大法科礼堂召开学生大会,并约请北京 13 所中等以上学校代表参加,大会决定于 4 日(星期天)进行示威游行,地 点:天安门。 5 月 5 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远在郊外、未参加 4 日行动的清华学生宣布"从今日起与各校一致行动"。5 月 7 日,经蔡元培为首的校长团斡旋,被捕学生返校,学生复课。5 月 9 日,为爱护北大,蔡元培怀着复杂的心情秘密出走。 6 月 3 日,北京学生因政府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辩护,进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当日 170 多名学生被捕。次日,北京学生出动比 3 日多一倍的人数上街演讲,当日 700 多名学生被捕。被捕学生太多,学校亦征作监狱。6 月 5 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800 余名被监禁的学生获释。6 月 10 日,北京政府撤销曹、章、陆职务。6 月 23 日,徐世昌会见山东各界代表,表示政府已电令陆征祥从缓签字。6 月 28 日,中国全权代表陆征祥拒绝在凡尔赛对德和约上签字。实际上,中国代表由于住所被中国留法学生和工人包围,已无法外出赴会。续闻第一个五四纪念日1920 年 5 月 4 日。周恩来等人在天津狱中是这样度过的:一年来时事与工作回顾;关于火烧赵家楼的报告;以及晚间的娱乐活动,包括口奏中国音乐(因狱中无乐器)、滑稽戏、相声、关东大鼓、评书、变戏法、中国戏剧片段等等,周恩来主持晚会并表演了清唱。晚间还讨论了国耻日(5 月 7 日)的活动安排。(据《检厅日录》)华盛顿会议决定青岛交还中国1922 年 2 月 4 日,在华盛顿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