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进展简史演讲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进展简史演讲稿 大纲: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背景、 10 月 革命、 五四运动) 2.进展: 国共合作、 八一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背景: 鸦片战争打断了中国社会正常进展的进程, 中国社会的进展逐渐脱开原有的轨道, 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一是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 二是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从 1840 年至 1919 年, 是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之所以称之为旧民主主义革命, 主要是由于它带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并由资产阶级领导。 19 世纪 20 年代,旧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这种局面做出了不懈努力. 当中包括地主阶级洋务派,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改良派, 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 结果怎么样? ——都失败了。 孙中山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的呼喊。面对这样的境遇, 中国人不禁要问: “路在何方”。 俄国十月 革命的爆发, 震醒了中国的苦难弟兄, 带来了一剂治理中国的良药——马克思主义。 与此同时,一个新的政党即将诞生, 这个党就是中国共产党, 她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她将带领着这个国家重新站起来, 并实现新的崛起。 1917 年, 十月 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 在十月 革命的影响下, 中国以李大钊、 陈独秀、 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 开始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 于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当中, 逐步传播开来。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首先是从陈独秀和李大钊开始的。 “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 陈独秀和李大钊于 1914 年在日 本相识。 当时, 陈独秀正在日 本协助章士钊编辑《甲寅》 杂志。 一天, 一位私塾先生模样的青年来到编辑部, 他蓄着八字胡, 戴着无边眼镜, 平头、 长方脸, 操着一口半官半土的河北话。 章士钊介绍说:“这位就是李大钊先生, 就读于早稻田大学。” 李大钊常常在《甲寅》 上发表文章, 虽未曾谋面, 陈独秀对他的名字已如雷贯耳。 陈独秀朗声笑着说:“我曾就读的东京专门学校, 就是早稻田大学的前身, 说起来我们也算是校友呢!” 李大钊时年 25 岁, 对这位比自己年轻 10 岁的“小学弟” , 陈独秀赞叹不已。 当时李大钊已读过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这在交谈中引起陈独秀的极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