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探析中国古典家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个朝代的更迭,经过几千年的积淀,逐渐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内涵和韵味,形成为一门独特的东方家具艺术风格体系。因此,对中国历代古典家具的讨论,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进展状况,还可以了解当时的民族特点、风俗习惯、感情以及审美情趣等。中国古典家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自成体系,具有鲜亮的东方艺术风格,在世界家具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至今的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不管是古拙质朴的夏商周时期家具、色彩绚丽的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矮型家具,还是婉雅秀逸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渐高家具、柔美简洁的隋唐五代时期高低家具、简洁镌秀的宋元时期高型家具,抑或是简练精致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古拙质朴的夏商周时期家具夏商时期家具是我国古代家具的初始时期,家具品种主要包括席、俎、禁和邸,如青铜俎、石俎、漆木抬盘等,这些家具造型纹饰原始古拙,显得质朴浑厚,而且有一种庄重威严之感。对于这种风格的形成,则源于当时人们意识中浓厚的神灵崇拜观念。席、俎、禁和邸,分别是床塌、桌案、箱柜和屏风的始祖。据记载,夏商时期的人们为了避开潮湿和寒冷的自然环境,用茅草、树叶、树皮或兽皮做成席,用来当作坐具与卧具。俎和禁在夏商周时期主要作为一种祭祀礼器的用具,都是用于摆放供品和器具的台子。根据考古发现的商周时代实物,俎从最初的四条腿演变成新的板式腿造型,为后世的桌、案、几、椅、凳等家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禁的形状一般为长方体,外形酷似现在的箱子。而几在当时主要是为长者、尊者所设计,是凭倚的用具,放在身前或身侧,也就是现在靠背的母体。邸则是屏风早期的叫法,《周礼·掌次》中就有“设皇邸”的记载,它是一块大方板,通常设在天子座后,以木为框,糊以绛帛,上画斧纹,斧形的近刃处画白色,其余部分画黑色,作为天子的专用器具,以此显示天子“九五之尊”的地位象征。色彩绚丽的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矮型家具从春秋到战国直至秦朝统一六国建立史上首个封建帝国,在由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这段时期,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进展,尤其是家具的制作工艺和种类得到了质的飞跃。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人们的生活习惯仍保持席地而坐,但家具的使用进展迅速,开始普及漆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