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乐器怎么分类中国古代有一种按乐器的制作材料分类的方法,称为八音分类法。八音是指的八种材料金、石、土、革、丝、竹、匏、木金指用金属制作的乐器,如编钟。石指用石头或玉石制作的乐器,如磬。土指用陶土制作的乐器,如埙、缶〔fou〕{远在 3000 多年前的夏、商时代,我国就产生了类似水碗的演奏形式击缶。缶初为先民们装食物饮料的器皿,后开展为打击乐器。《易。离》中记载:不鼓缶而歌,《诗经。陈风》中亦有坎其击缶。据传古代击缶,是用 12 个小碗敲击成曲的,后来击缶演变为击瓯,瓯是盆盂类的瓦器,很像个小碗。战国时期有名的渑池会,蔺相如就是逼秦王击瓯以回击赵王鼓瑟之辱。击瓯在晋代已很流行。隋朝的音乐奇人万宝常在一次与人吃饭时就曾随手击碗成曲,水碗到了唐代还有所开展。}革用动物皮革制作的乐器,如鼓。丝指用丝弦制成的乐器,如琴、瑟等。竹指用竹子制成的乐器,筚篥、篪〔音 chi,二声。古代两端封闭的笛子〕匏指用葫芦制成的乐器,如笙、竽。木指木制的乐器,如〔木兄〕音 zhu 四声、〔吾攵〕音 yu 二声。八音分类法的优点是比较直观的,当时在既没有声学观测仪器,又没有系统的声学理论指导的情况下,按乐器制作材料来分类,应当说是一种顺理成章地选择。但在今日看来,八音分类法也存在一些缺乏之处。首先,八音并不能涵盖当时所有乐器的材料。例如,古代还有一类乐器是用兽骨制成,例如 80 年代后期在河南舞阳地区贾湖村,就出土了一些用丹顶鹤的尺骨制成的骨笛。再者,八音分类无声学章法可循。按道理八音应当按振动体材料来分类,譬如琴和瑟都是在木质琴身上张弦的乐器,这两种乐器之所以归为丝而没有归为木,就因为振动体是丝质的琴弦,不是木质的琴身。按此逻辑,笙和竽不能归为匏,而应该归为金或竹,因为这两件乐器的振动体是铜制或竹制的簧片,匏〔葫芦〕只是共鸣体。中国古代乐器分类之管弦乐队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源于欧洲,是以西洋管弦乐队中乐器声部的划分模式为分类原那么,所有乐器分为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三大类。第一大类还可进一步细分,如,弦乐器可分为拉弦乐器〔如小提琴〕、拨弦乐器〔如竖琴〕和击弦乐器〔如钢琴〕:管乐器可分为木管乐器〔如单簧管〕和铜管乐器〔如小号〕;等等。加有一种分类法是在上述三种乐器的根底上增加键盘乐器〔如钢琴、管风琴〕和人声乐器。作家写总谱时常常按这种分类法来划分声部,一般是按木管声部、铜管声部、打击乐声部、歌唱声部和弦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