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古代建筑要素

中国古代建筑要素_第1页
中国古代建筑要素_第2页
中国古代建筑要素_第3页
中国古代建筑要素:面宽与进深每四棵柱子围成一间,一间的宽为面宽,又称面阔,深为进深。假设干个单间面宽之和组成一栋建筑的总面宽,称为通面宽;假设干个单间的进深那么组成一座单体建筑的通进深。古建筑面宽(指明间面宽)确实定要考过虑到许多方面的国素,即要考虑实际需要(即所谓适用的原那么),又要考虑实际可能(如木材长短、径寸等因素),并要受到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在古代,明间面宽确实定还要受到封建的束缚,在考虑面宽时,必须使用门口尺寸符合门尺上官禄财义等吉字的尺寸。次间面宽酌减,一般为明间的 8/10,或按实际需要确定。:柱高与柱径古建筑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宽也有一定比例。小式建筑,如长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宽与柱高的比例为 10:8,即通常所谓面宽一丈,柱高八尺。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 11:1。如清工部《工程做法那么例》规定:凡檐柱以面阔十分之八定高,以十分之七(应为百分之七)定径寸。如面阔一丈一尺,得柱高八尺八寸,径七寸七分。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 10:7。根椐这些规定,就可以进行推算,面宽可以求出柱高,知柱高可以求出柱径。相反,柱高、柱径也可以推算出面阔。:收分侧脚中国古建筑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柱脚、柱根)略粗,顶部(柱头)略细。这种根部粗、顶部细的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要柱做出收分,既稳定又轻七,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各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 1/100,如柱高 3 米,收分为 3 厘米,假定柱根为 27 厘米,那么,柱头收分后直径为 24 厘米。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营造算例》规定为7/1000。:出水回水中国古建筑出檐出檐深远,其出檐大小也有尺寸规定。清式那么例规定:小式房座,以檐檩中至飞檐椽外皮(如无飞檐至老檐椽头外皮)的水平距离为出檐尺寸,称为上檐出,简称上出,由于屋檐向下流水,故上檐出又形象地被称为出水。无斗拱或小式建筑上檐出尺寸定为檐柱高的 3/10,如檐柱高 3 米,那么上檐出尺寸分为三等份,其中檐椽出头占 2 份,飞椽出头占一份。中国古建筑都是建在台基之上的,台基露出地面局部称为台明,小式房座台明高为柱高的 1/5 或柱径的 2 倍。台明由檐柱中向外延出的局部为台明出沿,对应屋顶的上出檐,又称为下出,下出尺寸,小式做法定为上出檐的 4/5 或檐柱径的 2 倍,大式做法的台明高台明上皮至挑尖梁下皮高的 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从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光临小店,本店以公文和教育为主,希望符合您的需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