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管理案例星期一早晨,我进到教室后,发现班里的某某没有到校,我心里咯噔一下,难道王帅又去了网吧?这个同学自从初二上学期后半学期开始就迷恋上了网络。一开始利用中午不回家的时间去学校附近的网吧去玩一个小时左右,后来开展到旷课去上网。到当前为之,类似事情他已经有过好几次了。我发现他作业不仔细完成,学习成绩下降很大询问他原因时,王帅始终不说实话。后来经过问班里同学才知道他去上网的事情。问他妈妈,他妈妈也不知道她儿子旷课去玩吧上网的事。不好,会影响到班里其他同学,已经有几个同学也利用双休日去网吧玩游戏了!任其开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啊。经过了很多努力才让这个班级走上好的开展道路,绝不能毁于一旦。可如何去教育学生呢?我尝试着做了以下工作:〔一〕、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知道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1 意志毅力的消磨和自控水平的下降网络的过度使用,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中的轻松自如、网络不健康内容中的新奇诱惑等,使青少年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而对自己的主体生活--学习,却失去兴趣,缺乏毅力,自控水平下降,学业荒废,王帅就是一个身边的反面典型。2"网络性格"的形成和身体素养的下降网络性格最大的特征是"孤独、紧张、恐惧、冷漠和非社会化"。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和以计算机为中介的沟通,容易使人的性格脱离现实社会而产生异化,同时青少年又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呆在电脑前会受到幅射和高度紧张,会损害各种人体机能,导致身体素养下降。3 对周围人事的不信任和紧张的人际关系: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人都以虚假的身份出现,即使很多时候,你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无所顾忌地说你想说的话,但在虚假的身份之下,网络人际关系很少有真实可言,时时充满着不信任感,人际关系紧张。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网络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但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4 价值观点的模糊和道德观点的淡化: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新奇、叛逆、而又有趣味性。网络虚拟世界里人际关系的随心所欲,无须承担责任和免遭惩处的特点,养成了自我中心的习惯,特别是网上暴力、色情、欺诈等,使得迷恋网络的青少年道德素养下降、道德观点淡化。5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