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的意义 2二、国家政策导向 2三、呼和浩特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情况 3四、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发向方向和前景 44.1、坚持“丰富、多样、选择”的导向,加强综合实践基地课程建设 44.2、以“合作、共享、多赢”的导向构建基地、学校、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44.3、坚持“研究、实验、创造”的导向,引领全市综合实践活动基地。54.4、坚持“创新、发展、卓越”的导向,不断实现综合实践基地跨越式发展 5五、发展靠人才,人才靠教育 6一、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的意义以中小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是指能满足青少年学生社会化发展需要,并为其提供综合实践教育服务的综合性校外教育机构。综合实践基地是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中非常重要且特殊的一类,它是在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建设和发展起来的。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际需要,承担一定的课程任务;它既与校内教育密不可分,又在学习内容、教育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与课堂教学有区别;能够有效的弥补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陷和不足,广泛拓展学校教育空间,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有益补充。二、国家政策导向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出“中小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要求“社会各方面要为学校开展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要加强学生校外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2000 年 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校外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要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内容,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切实予以保证。”“大中城市要统筹规划,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2001 年 6 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