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式的乘除法》教学模式介绍:“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在我国广为流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都用这种方法教学。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课程环节: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设计思路说明: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旧课,问题设置为:观察分数的运算,想一想分数乘法运算法则是什么?让学生回忆知识点同时让学生体会类比这一数学学习方法。接下来是新知识的讲授环节,以任务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类比得到分式乘除法的法则。通过体会分式和分数的关系,类比得到法则。学生活动:试一试自己根据已有的经验计算。巩固运用环节,给出相关习题,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合并认知,检查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结尾,随机抽查同学提问关于本节课的认识,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点,本课重难点,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印象,同时锻炼学生对于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布置课后作业,并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进行间隔性复习。教材分析这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在学习整式因式分解的基础上学习分式和分式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计算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2经历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培养代数化归意识,发展合情推理能力;2.掌握分式乘除法的法则,会进行简单分式的乘除运算,发展运算能力。3.能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运算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复习和小组活动,理清学习的思路,增强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跟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用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注重类比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分式乘除法的法则,会进行简单分式的乘除运算,发展运算能力。类比的方法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观察下列式子:242x4525x2⑴—x—=(2)—x—=353x5797x9想一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