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学校开展“三减四健”专项活动促进骨骼健康的运动方案人人内心中都充满对健康骨骼的渴望,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对个体的骨骼健康有益,如果运动不当,不一定对骨骼健康有利,可能还会有害。促进骨骼健康的最佳运动是动力型、高变化率、张力分布不平衡的高强度运动,不同的运动方式对骨密度的影响不一样。运动方案8〜15 分钟热身运动,温和伸展和关节运动;5〜10 分钟全身性有氧运动;体力活动水平低和体质较差者:达 60%最大心率;体力活动水平较高和健康状态好者:达 70%〜75%最大心率。•肩和髋关节活动度运动:如面墙伸臂摸高;•股四头肌力量训练:从坐姿站起,2〜3 组/无 5~20 次/组;•背、腹部力量:如腹卧位抬头,背卧屈膝位抬腹;•腿部力量:如侧卧抬腿,腹卧抬腿;•7〜8 分钟整理运动。注意事项下列运动不适于骨质疏松患者•动力型腹部运动,如仰卧起坐;•过度的身体屈曲弯腰运动、扭曲,如打高尔夫球运动;•突然爆发的高强度承重运动,如举或搬重物、弯腰捡东西。在进行促进骨健康的运动时应注意下列问题:•确定目标:如增加骨矿量,改善平衡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或独立性;•健康评估:包括脊柱,肌肉骨骼系统,神经肌肉系统,心血管和呼吸功能,以及其他有关健康的状况;•了解体力活动水平,运动爱好;•制定的运动计划切实可行;•适当监督,提高依从性,善意提醒;•其他事宜:鼓励家人和朋友共同参与,建立社会支持;•长期高强度过量运动对骨不利;•过量运动会引起女运动员月经紊乱,导致骨丢失尤其是脊柱的骨密度下降。每天增加钙的摄入有利于运动者的骨骼健康在任何年龄阶段,运动都是构成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在正常情况下,长期运动促进骨量增加。运动能够减少骨丢失,保持骨小梁立体网状结构,可使骨胶原排列更紧密、更有规则。体内骨量的增加依赖于营养的补充,包括钙和骨胶原的补充,研究发现,给经常锻炼的人每天补充 800mg 钙,与未补钙的相同人群相比,骨量增加显著。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不给予骨骼充分的营养补充,就是运动这个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难以增加骨量。总之,运动及适当地体力活动普遍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骨丢失和骨质疏松。由于体力活动而引起骨量的改变一般为 2%〜3%,不同的运动形式和运动强度对骨矿物质含量影响的效果不一样,动力型、高变化率、张力不平衡分布的高强度运动是有效增加骨密度的最佳运动。应该注意的还有一点就是,对于不同的人,一定针对个体的身体状况和患病情况,制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