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完善我国审计监督的法律思考

完善我国审计监督的法律思考_第1页
完善我国审计监督的法律思考_第2页
完善我国审计监督的法律思考_第3页
完善我国审计监督的法律思考「内容提要」审计是对权力的制约,审计风暴是一场廉政风暴。如何使审计监督真正发挥职能,公开性是其前提和基础,独立性是其保证,完善审计制度、确立审计问责机制是其关键。 「关键词」审计风暴 国家审计 审计监督 2003 年 6 月,一批违规大案在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审计报告中曝光。这是审计署首次全文公布审计报告。其后的每年年中,国家审计署都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年度审计报告,而这份报告每次都刮起一场席卷全国的超级风暴。媒体称之为“审计风暴”。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审计风暴”实质是一场廉政风暴。准确地说,是一场以财政监督与公开为重点的廉政风暴,这在中国财政法治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风暴过后也给我们留下了不少需要深思的问题。审计监督作为我国法律规定的财政收支的主要监督途径,是否仅仅是一场风暴过去就行了?其审计出来的结果是否能够落到实处?又如何能够落到实处?如何加强、完善审计监督等等,都是我们要研究和完善的地方。 一、审计是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审计,根据实施的主体和作用的范围,可以分为国家审计(或称政府审计、财政审计)、内部审计(企业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或称民间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三者之间虽有联系和相似之处,但有着本质区别,并且互相独立地作用于不同的领域。国家审计从根本上说是国家权力的体现;内部审计是一种机构内部的自律控制;社会审计是一种中介服务。本文所研究的审计主要是国家审计。古今中外尽管对国家审计所下的定义不尽一致 关于国家审计的概念,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念,即“财政财务监督说”、“会计检查说”、“经济监督说”、“合规效益评价说”、“过程监督说”等等。因为本文的重点不在研究国家审计的概念,因此此处不再详述,可参见:李季泽:“论国家审计之界定”,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 年第 3 期。 ,具体的制度也千差万别,但都脱离不了以下几点: (一)国家审计是一种国家权力 国家审计首先是一种国家权力,是由审计机关代表国家行使的。在现代国家,国家的各种权力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划分。大多数国家都设置了审计权,只是这种审计权往往并不是独立的,而是隶属于立法权、行政权或司法权,由此也相应地形成了下文所述的不同的审计体制,即立法型、行政型或司法型模式。有个别国家实行了独立型审计,由此确立了审计权的独立地位。在我国台湾地区,审计权属于监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