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院门诊管理承包协议标准文本本合同目录一览1.承包协议概述1.1协议主体1.2协议范围1.3协议期限2.门诊管理职责2.1承包方的职责2.1.1门诊业务管理2.1.2医疗服务质量控制2.1.3医疗安全管理2.2医院方的职责2.2.1提供医疗资源2.2.2设施设备支持2.2.3医疗技术指导3.门诊业务运营3.1门诊挂号管理3.2门诊诊疗流程3.3门诊特殊管理3.4门诊科室设置4.医疗服务质量4.1医疗技术水平4.2医疗护理服务4.3医患沟通渠道4.4医疗服务满意度5.医疗安全管理5.1医疗事故预防5.2医疗风险管理5.3医疗安全培训5.4医疗纠纷处理6.费用与结算6.1承包方费用6.2医院方费用6.3结算方式与周期6.4费用调整机制7.合同的变更与终止7.1合同变更条件7.2合同终止条件7.3合同终止后的处理8.违约责任与赔偿8.1违约行为8.2违约责任8.3赔偿标准9.争议解决方式9.1协商解决9.2调解解决9.3仲裁解决9.4法律途径10.合同的生效、修改与解除10.1合同生效条件10.2合同修改程序10.3合同解除条件11.保密条款11.1保密内容11.2保密义务11.3保密期限12.合同的签署与份数12.1签署程序12.2签署主体12.3合同份数13.其他约定13.1双方的其他权利和义务13.2合同的继承与转让13.3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14.附录14.1门诊管理承包协议附件14.2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14.3门诊科室设置标准及要求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承包协议概述1.1协议主体本协议主体双方为:(承包方名称)与(医院方名称)。1.2协议范围本协议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门诊业务管理、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安全管理等方面。1.3协议期限本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年数)。第二条门诊管理职责2.1承包方的职责2.1.1门诊业务管理承包方负责门诊挂号、诊疗、收费等业务的管理,确保门诊业务顺利进行。2.1.2医疗服务质量控制承包方应按照医院方的要求,确保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2.1.3医疗安全管理承包方应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预防医疗事故,确保患者安全。2.2医院方的职责2.2.1提供医疗资源医院方应提供必要的医疗资源,包括医疗设备、药品、医用耗材等。2.2.2设施设备支持2.2.3医疗技术指导医院方应对承包方的医疗技术进行指导,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第三条门诊业务运营3.1门诊挂号管理承包方应合理配置挂号资源,确保挂号秩序井然,提高挂号效率。3.2门诊诊疗流程承包方应优化门诊诊疗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诊疗效率。3.3门诊特殊管理承包方应对门诊特殊情况进行管理,如突发事件、紧急救治等。3.4门诊科室设置承包方应根据医院方的要求,合理设置门诊科室,满足患者就诊需求。第四条医疗服务质量4.1医疗技术水平承包方应确保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4.2医疗护理服务承包方应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关怀患者,提高患者满意度。4.3医患沟通渠道4.4医疗服务满意度承包方应关注患者满意度,不断改进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第五条医疗安全管理5.1医疗事故预防承包方应加强医疗事故预防,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5.2医疗风险管理承包方应识别和评估医疗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医疗风险。5.3医疗安全培训承包方应定期进行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水平。5.4医疗纠纷处理承包方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妥善处理医疗纠纷,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第六条费用与结算6.1承包方费用承包方应承担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工资、业务培训、设备购置等。6.2医院方费用医院方应承担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租金、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等。6.3结算方式与周期双方可采用按月、季、年等方式进行结算。具体结算方式由双方另行约定。6.4费用调整机制如遇市场行情变化或其他特殊情况,双方可协商调整费用。具体调整机制由双方另行约定。第八条违约责任与赔偿8.1违约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不履行合同义务、延迟履行合同义务、违反合同约定等。8.2违约责任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偿对方损失、支付违约金等。8.3赔偿标准赔偿金额可根据违约方的违约程度、损失金额等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标准由双方另行约定。第九条争议解决方式9.1协商解决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合同争议。9.2调解解决如协商无果,双方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