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单元测试卷㈡一.单项选择1.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换代,对住宅、汽车、环境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这说明 ( C)A.消费具有生产功能 B.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增大C.消费结构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发展决定的D.消费结构的变化推动了生产结构的进步2.新华网北京 2004 年 2 月 9 日,2003 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 2622 元,比上年增加 146元,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长幅度为 4.3%。每年在统计农民人均收入情况时,要扣除价格因素,这是因为(C )A、经济增长能导致价格上涨B、消费品价格影响供求关系C、物价水平是影响生活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D、物价与消费水平成正比3.某消费者夜间到公用电话亭打长途电话,被多收了 1.2 元。该消费者通过多种途径,均未能解决,最后向人民法院起诉。虽几经周折,但最终胜诉。这一实例( A)A.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唤起消费者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B.说明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值得C.反映了消费者应当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基本原则D.启示我们,只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立即到人民法院起诉4.上题消费者的维权行为主要说明了消费者( A )A、权利意识的觉醒 B、个人意识的强化 C、消费需求的提高 D、消费习惯的改变5.随着我国城市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居民消费能力也随之不断升级,从十几年前的“拾元级”、“百元级”、“千元级”到近几年的“万元级”、“拾万元级”,消费品的档次越来越高,消费周期越来越短,折旧越来越快。调查显示,城市家庭每百户拥有汽车及其他耐用消费品现值已达 115 万元。请回答:提高家庭消费的主要途径是BA.降低物价 B.增加收入C.控制人口 D.增加纸币发行量6.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03 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为 8.7 亿人次,比上年减少 0.9%;国内旅游收入为 3442 亿元,减少 11.2%。请回答:旅游属于A.生存资料消费 B.发展资料消费C.享受资料消费 D.居民消费7.生产与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关系十分密切,主要表现在 D① 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消费的品种、数量、质量是由生产决定② 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决定生产③ 生产是消费的目的④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促进生产,并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④8.王某到超市购物,对货架上的商品拿、放多次,又不小心把玻璃装饮料碰落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