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框 市场配置资源【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社会信用制度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2.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和优点、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和方式、市场调节的不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二、方法与过程1.通过创设情境分组讨论,深化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如以某地经济发展为主题,综合考虑政府职能、市场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居民生活等,共同设计一个合理的发展方案。 2.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进入小康社会发展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通过材料演示法组织进行展板设计,以提高认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树立合理利用资源,不浪费资源的观念,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2.通过学习,树立起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参与经济活动的观念,树立起学法、懂法、用法的观念,并培养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自己良好的信用记录。【基础检索】1.市场调节(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永无止境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 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2)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3)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① 市场能够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② 市场能够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4)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2.市场秩序(1)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① 只有具备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②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2)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和内容。① 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② 市场交易必须坚持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3)社会信用制度建设。① 必要性: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② 内容: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③ 措施: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1)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