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0 年 3 月 1 日 16 时 13 分秒,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落于月球东经 52.36 度、南纬 1.50 度的预定撞击点,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圆满的句号。并且非常出色地实现了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的四大目标,即绘制月球 0° 到南北纬70° 的全月球影响图;测定月球表面多种元素分布及测定其中的矿物;研究月球表面内层土壤的薄厚分布;探测月球环境,了解月球表面以及空间的数据。 我们对月球正确的认识到底是从哪里来?请你思考一、实践及其特点1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 包括两层基本含义( 1 )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人类特有)( 2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 如认识活动、理论活动。)分组讨论 :第二组 : 为何要进行探月工程 ? 这与蜘蛛织网有何本质不同 ?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第三组 :我们祖先就有嫦娥奔月的梦想 , 为何至今才变为现实 ? 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 ?第一组 :探月工程是实践活动吗 ?有哪几个要素构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2 、实践的三个特点( 1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3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注意:实践的第一、第二个特征的关系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原因实践主体的能动性表现实践主体的创造性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统一的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实践的对象是客观的实践的手段是客观的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 嫦娥一号”拍摄的月球全图。特别是由它获取的数据制作的全月球影像图,在图像质量和影像制作上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最为清晰、完整的月球影像图。根据“嫦娥一号”获取的数据,中国科学家首次精确地测出了月球最高点和最低点,并发现,月球比地球更圆。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B 、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C 、总之,认识是在社会实践产生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认识从哪里来?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 实践启示 :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直接经验,间接经验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易混知识点 月球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