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教学评价工作基本情况(一)改革创新,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经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市教育局授权,市教育科学讨论院为全市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主体,肩负着对市直中小学的评价任务和对县市区及东风分局学校评价的抽查认定工作。为此,市教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部室各学科教学讨论员为主体,同时遴选部分学校骨干老师,组成教学评价专家团队,该团队学科齐备,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共计 40 余人。前期,在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具体指导下,市教科院小学、初中、高中各部室教科研人员仔细学习《指导意见》,讨论各地课堂教学评价理论及方式,结合课程改革新要求,确立了课堂教学评价的七个方面及权重,在此框架下,各科从实际出发制订完善评价的具体内容,并多次讨论,三易其稿,最终形成十堰市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县市区教学讨论室主任会,学习相关文件,解读评价量表,安排评价工作。同时,分别以市人民小学、市外国语学校和市二中为试点校进行课堂教学试评估,进一步统一认识,加深对评价量表的理解,统一评价尺度,确保评价有据可依,依规评价,把评价纳入科学的轨道。(二)法律规范程序,上下联动,整体推动评价工作课堂教学评价实行学校自评、专家现场评价、学生评价及专家组集中合议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一是学校自评。学校根据《指导意见》精神,常常性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小结,每学年开展一次全面自评,形成自评报告,报当地教研部门。二是县级初评。县市区及东风分局教学讨论室每三年对所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一轮课堂教学评价,察看开展常常性教学评价情况,核查自评情况,现场深化课堂听课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将每年的评价情况形成专题报告提交市教科院。三是市级复评。市教科院每三年对市直中小学、县市区普通高中进行一轮课堂教学评价,并对东风分局及县市区教学讨论室对义务教育学校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进行抽查认定,其中当年申报市级办学法律规范示范学校评估的学校为必评单位。(三)坚持原则,把握标准,为学校改革进展服务在评价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以事实为依据,以评价标准为准则。坚持严格要求与帮助鼓舞相结合、坚持客观公正与区域进展特点相结合、坚持个体评价与整体协调相结合、坚持内容整合与方法有效相结合,在常态中评出学科特色,在科学中评出进展方向。同时,依据以下原则,一是服务全市教育工作大局。对接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