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德国赔款的历史:日前,已濒临破产的希腊政府,为摆脱危机,想出一条妙计:要德国归还二战赔款,依照希腊方面的解释,德国尚欠希腊相当于 1833 亿美元(此处系按现今汇率,文中其余统计数字,那么系按战后当时美元汇率)的赔款,早已偿清所有战争赔款的德国,断然回绝了希腊的无理要求。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的赔款情形,究竟如何1、美、英、苏确立分区赔偿原那么,在各自的德国占领区索取赔偿早在对德战争中,各大盟国即分别制定了索赔方案,但由于所求不同,以至在雅尔塔会议上发生严重分歧。苏联损失最大,希望从德国获得战后重建的资金、设备,提出要德国赔偿 200 亿美元,其中 100 亿给苏联、80 亿给英美、20 亿给其他战胜国,德国赔偿的一半用工业产品支付,另一半通过拆卸设备、没收德国海外资产获得。对于苏联的提议,英国竭力反对,认为这超出了德国的承受能力,丘吉尔指出,假如支付进口不能优先于支付赔偿,便意味着需要其他国家来替德国支付赔偿,如此所料,战后一段时间内,美、英不得不为占领区的食物进口买单,同时,英国也害怕过分剥削德国,会使其再次成为战争策源地。美国国力雄厚,也未受到战争破坏,并不期望从德国获得大量赔偿,只是为换取苏联在其他问题上的支持,对 200 亿美元(文中美元都是按战前,也就是 1938 年的汇率计算所得)的赔款数额表示了原那么性同意。其实在对德索赔政策敲定前,苏联已将德国东部的大片领土划给了波兰,那里有德国 12%的可移动资产与大量存粮;而苏军所过之处,也都大范围地拆卸设备,这两个举动无疑削弱了德国的赔偿能力,间接减少了美、英等国能获得的赔款数额,加之,美国希望将苏联挡在西占区以外,故在波茨坦会议上主张分区赔偿。所谓分区赔偿原那么,即美、英、苏三国(后参加法国)从各自在德国的占领区获得战争赔偿,苏占区面积较小,境内主要为农业与轻工业;西占区经济更为兴旺,拥有鲁尔区这一重工业基地,美、英为猎取粮食,苏联为得到工业设备,在《波茨坦协定》中又规定,苏联可获得西占区拆卸设备的 25%,其中 40%无偿猎取,60%使用粮食等物资交换。苏联最初并不同意这一原那么,但美国把对德赔偿问题与波兰西部边界问题绑定在了一起,只有苏联同意分区赔偿,美国才会在苏联边界问题上让步,由此苏联不得不接受了分区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