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读后感读完这本阅读教学实录,我感触很深,于永正老师在课堂上的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工匠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同时也对比了自己平常的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下面,我就结合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触来谈谈我的收获与反思。一、欢笑,在课堂中荡漾于老师的课堂总是给人一种轻松、满意之感,你会在不经意间走进学习语文的教学情境之中。为了让孩子们学得有兴趣,于老师可真是使用了十八般武艺--为了让孩子们明白一个词语的意思,于老师只需寥寥数笔孩子们就能从形象的画面中找到答案;为了让孩子们体会文本更深刻,于老师可以一人出演多角,可以是耳背的老奶奶,也可以是狡猾骗肉的狐狸;为了让孩子们学习兴趣更加浓烈,于老师可以用他那独有的嗓音唱上一小段京剧真所谓于老师的教学风格是唱、念、做、打自成一体。于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欢声笑语,但却没有丝毫的花拳绣腿。他的阅读课就是要学生读,并且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自读自悟。我们评价一堂课,往往是看老师对教材挖的够不够深,却忽略了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的表现。很多的公开课上,老师在学生不能准确回答问题时,我们常常以步步引导甚至换人回答的方式使得自己的教学流程得以顺畅地进展。于老师的做法不同,每到这时,他总是鼓舞学生再读读那一自然段,完善自己的答案或者通过引导,让学生再读、反复读、有感情的读,从而让学生的思考更深化一些。他不会轻易地让别的同学去帮忙,更不会由老师来说出答案,这是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个人阅读体验的尊重。二、激励,在航程中扬帆于老师说:假如说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那么它的第二个名字便叫激励。在课堂上他对孩子们激励性的评价,一节课中很难得有重复的,他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好!棒!正如于老师自己所言,激励有五大原则:针对性原则、引领性原则、实指性原则、鼓动性原则、及时与重复性原则。周弘先生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所谓针对性原则,就是说激励要有的放矢。第一个的,是针对所有学生的特长(尤其是后进生的特长),加以放大,使特长更长,使每个学生都有信心,脸上都有阳光。第二个的,是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放大该环节随时出现的闪光点,使其日渐长进。顾名思义,引领性,就是激励的话要对学生起引领、导向的作用。这样的激励语言,对全班学生都是一种引领引领学生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正确对待工作。及时与重复性原则:表扬、激励要及时,事情过去很久了,再去赞扬就失去了意义。假如说别的事可以拖一拖,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