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启发式教学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纳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启发式教学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开展。当前,一些国家教学法改革中的许多制造和见解,都是同启发式教学的要求相关联的。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设置问题情境。1、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老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2、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开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开展相结合;3、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启发式教学的根本要求①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开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 让学生动手,培育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 发扬教学民主启发式教学的开展历程在欧洲,稍后于孔子的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用问答法来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以探求真理。其又称苏格拉底法、产婆术,在哲学讨论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辞以对,终于成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找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二者的异同:相同点,1、教育目的相同:同时启发学生思维。反对灌输知识,直接把既定的答案告诉学生,都希望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思考,自己推理出答案。2、教育方式相同:都采纳了互动式交谈。不管是苏格拉底的助产术,还是孔子的启发式,都是老师与学生的一系列对话,老师在对话中去启发学生,交谈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启示。3、教育内容相同:都集中于伦理内容。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注重道德的人,他们探讨的问题往往是没有终极答案,又值得人们去思考的哲学类问题和道德类问题。不同点:1、启发方式不同:苏格拉底只是单纯的提问,用一系列的问题使对方无言以对,从而推导出结论。孔子更加强调学生本人对知识的思考,不会穷追不舍的提问,只是点到为止,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通过学生的学与思,得出结论。2、教育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