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花溪档案馆所藏之民国档案看抗战时期青岩佛教的六个特点

从花溪档案馆所藏之民国档案看抗战时期青岩佛教的六个特点_第1页
从花溪档案馆所藏之民国档案看抗战时期青岩佛教的六个特点_第2页
从花溪档案馆所藏之民国档案看抗战时期青岩佛教的六个特点_第3页
从花溪档案馆所藏之民国档案看抗战时期青岩佛教的六个特点本文根据花溪档案馆所藏民国档案中关于青岩佛教的记载,揭示了抗日战争时期青岩佛教的六个特点:诸教并存佛教最盛、佛教寺庙小而众多、管理不善纠纷频繁、响应号召积极抗日、创办医院利益群生、二僧和尚不让须眉。关键词:青岩佛教特点抗战时期花溪档案馆所藏民国档案青岩位于贵阳市南郊的一个古镇,既是人文荟萃之地,也是宗教聚集的渊薮。明代天顺年间作为明廷围剿叛乱苗族的大本营而多见于史册,清代咸丰到同治年间因为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令中法关系几度濒于断绝“青岩教案”而备受朝野关注,近来因为作为电影《寻枪》及其他十多部电视剧的拍摄地而备受游客青睐。笔者因撰写博士论文需要于 2001—2024 年对青岩宗教现象做了屡次深化细致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发现各种宗教都能在青岩这弹丸之地上找到安身立命之所:除了汉族、布依族、苗族三种民俗宗教之外,儒家、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在青岩也都有着值得记载的历史,青岩明清街上甚至还有极少数从云南迁来并已定居数十年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本文拟根据花溪档案馆所藏的一批关于民国时期青岩宗教的卷宗,来谈谈民国时期青岩佛教的六个特点。第一,诸教并存,佛教最盛。民国期间青岩宗教门类较为齐全,除了各种民俗宗教和势力较弱的宗教外,已经根本具备“四教(指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并存”的格局,但是总体而言还是以佛教势力最盛。诸教的势力呈现为: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整个民国期间,青岩道教延续了晚清以来的下滑趋势,从道光年间与佛教不相上下的强势走向衰颓,融入民间。抗战期间道教活动场所虽然还比较多,但是比较有活力的只有 3 座:云龙阁、万寿宫(江西会馆,祀许真君许逊)和川会馆(祀李冰和二郎神),但是已经面临着佛教的全面取代,住在宫观中的亦大多是佛教中人。天主教在晚清奠定的根底上保持原有规模,徘徊不前,据1952 年政府对青岩镇宗教情况的调查结果推测,民国时期青岩的天主教教堂及其宗教活动当属正常,教徒当在 200 人以上。基督教那么还处于家庭聚会的阶段,英国的吉应安牧师和其他几个中国传道人在青岩城内和杨梅堡活动,他们拥有几个小型的聚会点,但是还没有官方成认的基督教堂。第二,佛教寺庙小而众多。青岩佛教寺庙数量极多,但是规模都比较小,大都是子孙庙,并未出现像弘福寺那样的四方丛林。在民间保持着强有力的活动能力的宗教活动点佛教寺庙最多,这一点在花溪区档案馆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