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进展观延续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一、不能认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就可以无边际地扩大支出我国现行积极财政政策带有加大、加速扩张支出、打破单纯追求财政收支短期平衡的理财观,树立周期性平衡理财观的含义,要通过主动扩张支出来增加总需求,进而反推供给扩张。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我们实行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各年财政支出增长率保持在 16%以上,1997 年财政赤字达到 582 亿元(当时历史最高点)。前几年实施稳健财政政策,财政支出增长率年均高达 19%,20xx 年~20xx 年,财政赤字每年都在 20xx 多亿元。指出这点,是想强调财政支出大幅度扩张在中国是一个长期趋势,如何把握好扩张度反而倒是一个更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困扰中国的是如何做到财政收支相对平衡,不能认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就可以无边际地扩大支出。“”现在所说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指国家财政要着眼全局和长远而更加 积极 ,要承担更多的财政风险。同时,要在科学进展观的引领下,一方面延续稳健财政政策的着力点,继续加大对事关百姓生存和进展的公共产品供给如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环保等的投入,另一方面则要较大幅度增加经济调控性支出。换言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绝不意味着放弃支出结构调整,反而是要通过再度加大支出规模扩张来加速解决公共产品供给薄弱环节中的问题。二、适度扩张财政支出当前我国运用支出扩张手段刺激经济增长,本意就是要让支出超过“”“”收入,就是要承受赤字可能带来的 成本 。但面临的难题就是如何掌握支出扩张的 度 。为此,有必要确立从全局着眼分析支出扩张可行性的思维模式。所谓从大局着眼,是指从政府政策手段综合平衡协调的角度去考虑财政支出扩张性。具体说,当前我国是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投资政策和财政政策四大手段同时取向扩张刺激经济增长,自然连带出各个手段如何相互呼应问题。事实上,这些手段同时启动后,内在的呼应性已经产生,这是一种客观规律。因此,财政支出扩张到什么程度,必须充分考虑其他政策手段运用到什么程度,必须充分认识其他手段的主观目标和客观效应对财政支出扩张的影响程度,并基于此,来把握财政支出扩张度。1.货币政策对财政支出扩张的影响。货币供应扩张和财政支出扩张是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两大手段。当总供求处于较低水平常,这两大手段的共同目标是把需求先行拉高,反推供给扩张,最终把总供求抬到高点。但是,必须认识到一个国家货币供给扩张与财政支出扩张是有内在协调性的。货币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