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连城的恐龙化石一副恐龙化石贵得令人咋舌并不稀奇,因为在过去一年里发现的一些恐龙化石因其独特、稀有,称得上无价之宝。假如一种恐龙拥有天鹅一样的脖颈和鳍一样的前肢会是什么样子?去年 12 月的《自然》杂志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恐龙新种。这种恐龙生活在白垩纪坎帕期,讨论人员将其命名为埃氏哈兹卡盗龙。意大利地质博物馆讨论人员使用高分辨率同步辐射扫描方法对埃氏哈兹卡盗龙的化石进行了非侵入性讨论,其许多类鸟特征得以显现。这些奇特的特征大部分是非鸟类手盗龙所没有的,但水生或半水生的爬行类群和鸟类群却有。埃氏哈兹卡盗龙脖颈修长,占了全身长度的一半,它们还长着许多适合吃鱼的细小牙齿以及鳍状的前肢。有人认为这些特征证明该恐龙是一种水陆两栖的兽脚类恐龙新种,它们靠双腿在陆地行走,利用鳍一样的前肢在水中活动,并依靠长长的脖颈觅食。恐龙木乃伊指的是保存有软组织化石的恐龙尸骨,这是极其少见的。不过,去年 5 月人们有幸见到了一具恐龙木乃伊。这是一具保存非常完好的马氏北方盾龙前半身的木乃伊,也是目前为止保存最精致的恐龙木乃伊。自 2024 年在加拿大艾伯塔省被发现以来,经过了长达 5 年的修复。马氏北方盾龙体长达 5.5m,体重超过 1t,且身覆重甲,看上去就像一个移动的装甲堡垒。由于没有受到外力破坏,马氏北方盾龙的每一片甲片几乎都保留了其原始的形态,甚至连胃容物都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这主要得益于马氏北方盾龙死后被海底沉积物迅速掩埋,泥土将尸体严实地包裹起来。除了保存精致的外部结构,马氏北方盾龙的木乃伊还向我们揭示了它生前的皮肤色素,显示它活著的时候身体呈红棕色。它的背部颜色偏红,而腹部的颜色较浅。古生物学家特别分析了马氏北方盾龙的体色,认为其具有“隐身”的功能。许多动物(包括部分恐龙)的体色分布都拥有类似的伪装策略,这样它们可让自身在光线的照射下弱化立体感,不容易被捕食者发现。二叠纪末期地质史上最大规模的大灭绝事件发生之后,三叠纪的生物演化方式开启了疯狂实验模式,在这段时间内出现了许多稀奇古怪又独一无二的搭配组合,去年发现的印度犄龙就是其中一例。犄龙属于主龙型类动物,与恐龙的祖先是亲戚。犄龙生存在距今 2.47 亿至 2.42 亿年前,是当时最大的动物之一。它们以植物为食,体长可达 4m,体重 100kg 至 200kg,类似现代世界的大型牛科动物。这个大块头与今日的巨蜥有点像,只不过它的眼睛上方长了一对弯曲向前的短角,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