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优秀作家建国60周年征文小镇记忆

优秀作家建国60周年征文小镇记忆_第1页
优秀作家建国60周年征文小镇记忆_第2页
优秀作家建国60周年征文小镇记忆_第3页
优秀作家建国 60 周年征文:小镇记忆我记忆的小镇没有名山大川,郁郁葱葱茂密森林的苍翠,也没有奔腾的江河,让人激情澎湃的气概。她只是西部一座很偏远的古老小镇。当我还是少年的时候,也就是我刚开始有了梦想的时候,我同学的爷爷,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用伤感、悲戚却又充满温情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小镇并不辉煌,但让人心酸而又难忘的过去。倒塌的烽火台,残垣断壁的城墙,证明着小镇沧桑的历史;一座座孤坟,一块块墓碑,记录着当年西路军路过小镇留下的带血的痕迹。唯一不变的是坐落在小镇东、西两边的小湖和垂立在西湖边上那棵苍老的柳树。让历史翻开它沉重的一页:这座繁华的边贸小镇,靠着胭脂山的灵气,险要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时期被称为单于城,是浑邪王前期的驻牧中心。肥美的草原使骏马膘肥体壮,牛羊成群;城内商贩拥挤,商品琳琅满目,一派繁荣景象;直至汉武大帝派大将霍去病率军穿过乌鞘岭,跨过狐奴河,一路猛冲猛杀,超越焉耆山(又称焉支山,今甘肃民乐县东)千余里,杀死匈奴卢胡王、折兰王,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等,共歼敌 8900“多人。一曲 失我胭脂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的诗句流传千古,也足以说明匈奴人痛失这片土地的悲切,寄予了人民对这块热土的情深厚意。千古悠悠的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中国人以驼铃和艰难的徒步拉近了和西方人的距离,同时也促进了小镇的繁荣和经济的进展。在小镇的东面,过湖再穿越一条小河,由南向北一座光秃秃的小山,像一位剥去了外衣的老人将有些干瘪的躯体裸露在外面,唯有点缀的是悬挂在半山腰悬崖峭壁上稀疏的洞口,那是富有智慧和勤劳的小镇人民,为防备土匪的袭击,用手工开凿的为防身之用的另外一处简陋的家园。里面是一间套一间的小屋;土炕、炉灶,水缸,日常生活一应俱全,还有圈养牲畜的地方。要是万一有人上来,因不熟悉里面的环境,会掉到天井里自送性命。据说,不出山洞,在里面可以生活几个月。当年,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西路军喋血河西,兵塲祁连。数九寒天,红军将士们衣衫单薄,有的还光着脚。枪伤、刀伤流着血,冻伤的疮疤流着脓。有一位四川籍的女战士,她把自己仅有的一双鞋送给了一位比她更小的战士,而她的双脚在出扁都口时被柳柴刺伤,受冻后伤口感染化脓,走路都一瘸一拐的,但她仍然照顾着伤员,从很深的井里把“一桶桶的水提上来,在冰冷的水中为伤员洗绷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