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结合时尚校园联手家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关键词:校园文化;传统;创新;家园联合高中阶段,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工作[1]。校园文化,春风化雨,对学生素养的养成和提高,对学生人生的长远影响,都意义深远。学校、学生、老师、家庭,应齐心协力,打造一个新时期校园文化新风貌。一、校园文化的古今兼容影响青少年职业思考在如今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许多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急速增长,社会上出现了大量诸如数据分析师、色彩搭配师、公共营养师等新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对于高中校园中的学生而言,有着一定的吸引力。但在我看来,在现代化的中国,高中时期对职业生涯进展的思考不应遗漏传统的传承和进展。现今社会上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呼声很高,对于年轻一辈,这是重要而又必要的选择。现代科技能促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将我们送上致富之路,各国争当现代化强国;但传统工艺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体现,是民族精神的物质载体,时刻提醒我们“不忘原来”。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对中华传统的冲击不小,人们纷纷“提笔忘字”,纸质图书鲜有人问津;人们崇尚“西洋”口味,传统节日的氛围也淡了下去。传统文化一旦没落,中国就失去了文化软实力;“重器不重道”,这对综合国力的负面影响很大。青少年们重振传统,刻不容缓!21 世纪的青少年们在选择职业道路时可以考虑在传统文化中汇入现代科技,让传统文化也富有时代精神。如今,传统文化创新进展的例子屡见不鲜。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故宫文创发售的工艺品让人们爱上传统手工艺,《机智过人》参赛团队研制会写毛笔字的轻型机械臂,就连我们日常听的音乐,也兴起了“琵琶配着电吉他”的惊艳碰撞。高精尖的讨论固然重要,传统文化的弘扬也不能停止。前者是祖国不断开创进取的强大实力,后者是凝聚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灵魂。将两者合二为一的事业,是现代的选择。青少年在新时期应积极努力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2]。“章丘铁锅”的意外走红昭示着人们对“老行当”情有独钟,现今也有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将手艺传给青少年们,各所学校也致力于让学生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纷纷从游戏变成了刺绣、国画、唱京剧……文化的繁荣,将在我们的手里绽开。二、传统与时尚的穿越碰撞教化青少年注重传承日前,某学校出现了一组“甲骨文表情包”,引起一定轰动。将甲骨文做成表情包,是一种十分符合时代要求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