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培育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育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教、学具任务: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2.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 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 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 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 沟通、汇报 (1)问:你 发现了什么 (2) 小组沟通 (3)学生汇报。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 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 一根是粉 色,一根是蓝色等。(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cháng du n ǎ 板书:长、 短 [ 设计说明: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 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 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3.小组汇报。[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加知 识 的形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2) 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 物体的长短。(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老师 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 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 的认识,培育学生言语 表达能力。] 三、反馈练习 1.老师谈话:现在, 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 想比什么就比什么,同意比什么就比什么。2.学生活动。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 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 体的某个部位比长 短, 使学生感悟到生 活中处 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 6 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 完成在书上, 订正时说一说想法。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 5 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 的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育学生 的想象力。] 五、整 理学具 老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