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增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实验工作总结“”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 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及老师用书可行性实验讨论在我校已经开展了一个阶段。实验启动以来,在实验课题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实验区分课题负责人的具体指导下,通过学校实验老师的不断努力,取得了点滴成绩,现做如下总结。一、提高认识、加大投入,为实验提供有利保证1.学校投入实验经费 8000 余元用于添置体育器材及实验讨论。2.学校领导及实验老师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校长亲自督战的实验领导小组,并将责任和职责明确划分到位。3.为了使领导和实验老师迅速转变观念,投身到该课题的讨论工作中去。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定期召开学校实验讨论小组会议,深化细致地对课程标准、教科书、老师用书加以分析,为实验老师在实验中有的放失地工作奠定基础。4.为了使实验运作畅通、行之有效,经过周密地讨论,详细地论证,制定了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案及工作计划,并要求实验老师严格根据计划进行操作。5.学校制定了实验老师工作评估量化表,对实验老师的态度、能力、水平、业绩等情况加以评估。通过评估,使老师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实验讨论中去,取得更好的实验讨论成果。7.学校进行了隆重的实验学校挂牌仪式,通过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向社会进行大力宣传和报道,营造良好的氛围,并取得省、市、区各级领导及广阔家长的大力支持和指导。8.科学有序地组织了学生身体状况基础测试。对 468 名学生的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三项指标进行了测试,并进行整理和分析,为实验的评价、总结准备了第一手材料。二、扎实工作、深化讨论、确保实验取得实效1.培育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意义。2.培育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渠道──体育课堂。创建机会,培育学生的五种意识:(1)自我意识(自信、自主、自我评价、自我批判、自我推举等);(2)互助意识(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合作精神);(3)群体意识(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表演能力);(4)集体意识(榜样作用、荣辱意识、协调意识、遵规守纪等);(5)时代意识(科技意识、环保意识、经济意识、时事政治等)。3.培育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实验的意认。(1)社会适应能力与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进展学生个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用为学生的终身进展服务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已充分地强调了培育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我们认为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