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归去来兮辞》教案公开课《归去来兮辞》教案 教学方法 1. 朗读教学法 2. 延伸拓展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预习准备 1. 熟读课文读出语调、语气、语顿、语速和语意 2. 了解作者生平及背景材料 3. 参照课文注释,疏通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是否听过这样一首歌(《归去来》片段)这首歌是电视剧《神雕侠侣》的片尾主题曲《归去来》(学生答),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杨过和小龙女厌倦了江湖的恩怨情仇腥风血雨,甘愿淡漠人世繁华,抛开人世的纷纷扰扰,退隐山林,寻一个自由自在的世外桃源小说如此,生活也如此,1600 年前,我国最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看透黑暗官场,不满于污浊的世俗社会,毅然拂袖归隐,躬耕田园今日,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陶渊明诀别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书 二.解题 1. 作者简介陶潜,又名渊明,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他的诗喜爱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意境淡远,语言质朴,有独特的风格后代批判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 2. 辞赋(幻灯片) 辞是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制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又称楚辞又因屈原写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又称“骚体”其特点是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多用语气词“兮”,每句三拍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或: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到了西汉,赋在辞的影响下产生,是有韵的散文,讲究铺排而辞仍是诗,重在抒情 三.朗读课文 1. 放录音(听朗读的同时提醒学生结合画面加深理解) 2. 朗读常规指导: 本文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语气和语顿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本文属“辞”体,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作较长停顿少数四字句按二拍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按三拍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在每段的换韵处,停顿的时间应稍长一些 3.放录音,学生跟读 四.研习课文 “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做官往往是封建社会士阶层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