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提纲;;(一)内容保证;2.公文的特点 2、1987 年 2 月 18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这是关于公文处理工作的第一个正式的行政规章。 3、1993 年 11 月 21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4、2000 年 8 月 24 日,国务院发布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从200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与 93 年《办法》对比,(1“”“”)取消了 指示 ,增加了 意见 ;(2“”“”)将 公告 、 通告 分离成两类不同文种。; 指示 命令 决定 决议 请示 公报 议案 批复 通知 条例 公告 函 通报 规定 通告 会议纪要 报 告 意见;(三)格式支持;公文用纸分区示意图;图文区的要素构成(眉首部分);主体部分;版记部分; “” (一)文号的两套 标准(二)公文标题的法律规范化(三)数字使 用的法律规范化(四)印章使用的法律规范化;(一)文号的两套标准;(一)文号的两套标准;(一)文号的两套标准;(二)公文标题的法律规范化;(二)公文标题的法律规范化;(二)公文标题的法律规范化;(二)公文标题的法律规范化;(二)公文标题的法律规范化;(二)文标题的法律规范化;(二)公文标题的法律规范化;(二)公文标题的法律规范化;(三)数字使用的法律规范化;(三)数字使用的法律规范化;(三)数字使用的法律规范化;(三)数字使用的法律规范化;(四)印章使用的法律规范化;; (一) 请示;4.请 示的写法 (1)? 标题:制发机关(可省略)+关于+内容+请示 (2 ) 文号:×发,×办发,或者×电,× 办电 (3 ) 签发人:向上级请示的文件必须标明签发人的姓名。签发人为制文机关的主要负责人,如主要负责人外出,由其指定人签发。 (4 ) 主送机关:必须注意用全称或者法律规范化简称 (5 ) 正文:写明制发请示的理由以及请示事项。 (6 ) 结束语 (7 ) 落款:制发机关的全称或法律规范化简称,一般和公章名称一致。国家行政机关的文件可以不落款,党委机关必须要有落款。 (8)? 制发公文的日期:以签发人最后签名时间为准。 (9 ) 盖章:骑年盖月。 版记部分(略); 5. 请示写作的常见错误 (1 ) 用错文种,特别容易和报告、函混淆。甚至只是白头稿纸报送。 (2 ) 用错文号,或者与落款不一致。 (3 ) 没有签发人,或者签发人是部门副职;或以党政名义报送的请示,只有党或政单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