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篇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古诗今译】 夏季的天气瞬息万变,刹那间乌云翻滚,像泼墨一样迅速扩散开来。远处还没有遮盖整个山顶,眼前却已经是大雨倾盆,又密又大的雨点像无数颗白色的珍珠在船上欢蹦乱跳。忽然,一阵大风吹过,把黑云吹散了。雨过天晴,从望湖楼上向下望去,湖水像晴朗的天空一样清亮明净。 【赏析】 苏轼( 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被后人合称为“三苏”。苏轼二十岁进士,官至翰林侍读学士,但曾在官场上几经沉浮。他在散文、诗、词、赋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是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词感情奔放,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 作品抓住云黑、雨亮、风猛等夏天特有的景象,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杭州西湖夏天雨前雨后的变化情景,流露了诗人对望湖楼下西湖景色的喜悦之情怀。 “黑云翻墨未遮山”。诗人起笔先从云写起。“黑云翻墨”,写出了乌云的浓厚,像泼洒的浓墨一样,奔腾,翻滚,迅速地四散开来,头上突然黑云密布,令人战栗,令人恐慌,大雨就要来了。“未遮山”,写乌云的范围,是在告诉读者乌云乍起,尚且没有完全遮盖住整个山头。作品抓住乌云浓黑、蔓延迅速的特点,以泼洒翻腾的墨汁作比,形象,贴切。 “白雨跳珠乱入船”。“白雨跳珠”,突出了雨点之大,色泽之晶亮,有如千万颗晶莹闪亮的珍珠从天上倾泻下来;“乱入船”,没有规律,也没有次序,天空中落下的,湖水中溅起的,一股脑的窜上船舱,欢蹦乱跳,四处飞溅。“白雨跳珠”这一形象的比方,有力地烘托了诗人望湖楼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卷地风来忽吹散”。“卷地”,突出了风来的突然,来得猛烈,风势又特别的大,呼天扯地地不知从何处席卷而来;“忽吹散”,猛然间,湖面上雨消云散了。“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内涵也十分丰富,既突出了风的威力之大,也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 “望湖楼下水如天”。这一句写的是望湖楼雨后的景象。一阵大风过后,瞬息之间雨过天晴,湖面风平浪息,呈现在眼前的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雨,突然停了;云,不知了去向;风,消逝得无影无踪。刚才的一切好像全然不曾发生过。这就是西湖多变的夏天。 在写法上,诗人一方面抓住了云和雨的特点巧妙地运用了比方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再现了西湖夏天云黑雨骤的喜人景象,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经历望湖楼景象的欣喜之情。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