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机械制图》创新教学的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进展,对于机械制造行业专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此类人才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机械制图》是中职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机械类制图的相关基础知识,并能够掌握识图和画图的方法技巧。《机械制图》课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械类专业人才的素养。本文试分析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创新教学策略,希望能为推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些建议。【关键词】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创新;教学策略一、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一)课程深奥难懂,学生难以理解《机械制图》是中职院校的一门专业技术性质的课程,也是职业教育工程技术类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能够很好地培育学生的绘制和阅读机械类工程图的能力,以及进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机械制图》课程由于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其基本概念不好理解和记忆,许多地方要用到空间想象思维去认识和理解,因此很多学生理解起来会感到比较困难,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再加上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初中毕业生,他们没有接受过普通高中的教育,知识储量少,空间想象能力弱,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存在不少困难。(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这些年,伴随着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招生门槛也随之降低,中职生的总体素养可以说是每况愈下。中职学校的学生超过一半以上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后进生,他们的表现多是不尽如人意的,综合素养偏低,学习底子薄弱。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停留在较低的层面,约束能力弱,组织纪律性差,学习兴趣低,习惯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模式,不同意主动学习,非常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相辅相成的过程,既离不开老师的指導和帮助,也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学习。但是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这势必会影响到《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效果。(三)教学模式较为传统《机械制图》是一门既具有抽象复杂、理论知识的,又有极强实践性的基础课程,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原则,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然而,《机械制图》课程的相关老师所采纳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点,学生的学习角色较为被动、消极,课堂教学气氛较为沉闷、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比较差。二、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创新教学策略(一)适当改革教学内容(二)根据学生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