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们不良的交通行为习惯的主要原因(一)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xx 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民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而且农民文化素养偏低,法制观念不强,为贪图个人方便而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堆物作业,使原来不宽畅的公路更加拥挤。加之有些市民交通意识淡薄,只顾上路行驶,随意性强,不顾交通安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二)机动车保有量剧增,道路交通设施没有同步改善。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xx 县经济的高速进展,大量微型轿车、昌河面包车、机动三轮车、电动车、人力车拥入市场从事客运,交通流量成培增长,道路条件与交通流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给交通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难度。(三)交通安全宣传还存在薄弱环节。近年来,尽管我大队以五进为契机,在宣传工作上实行了多种有效形式,但是,宣传工作进展还不平衡,尤其是社会宣传还存在死角,致部分群众认识不到位,对交通安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四)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不健全。xx 县的公路设施并没有随着机动车的保有量的增加而增长,如 xx 县的兴隆路、光公路、光南路等部分路段道路等级低,标志不全,平面交叉,各种交通设施、标志、标线不健全,无人车分离设施。(五)警力欠缺。近年来,我大队虽然实行了一些措施,通过聘请交通协管员来补充警力,但就目前而言,警力仍然严重缺乏,xx 县有部分路段因缺少警力而管控不全面。三、几点解决对策(一)必须加强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构建政府主导、部门主管、企业主体、职责明确、责 任落实、齐抓共管的社会化管理模式新格局。由政府牵头,各 部门协调统一作战,加大xx 县辖区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做到交通违法行为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处理一起,决不让违法者心存侥幸。(二)必须加强机动车和驾驶人源头管理。一是要严把车辆入户发牌关,驾驶人员考试发证关。二是要严把车辆和驾驶人检审关。三是切实提高路面执勤执法监控力度。四是深化客运车辆源头化管理工作,层层签订责任书。五是坚持窗口服务与上门服务。(三)必须加强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治理。继续完善交通标志、标牌和防护设施,在县一高、二高、一小、三小、春晖中学等学校附近路段增设前方学校、行人过街、禁止通行等警示标志。在 312、106 国道、213、338 省道急弯处设置急拐弯慢行标志等,在兴隆路、光公路、光南路等部分路段增设警示标志。继续完善所有村村通路口设置减速带。确保道路安全畅通,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黑点。(四)必须加强交通安全五进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