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调查目的三、调查步骤这次调查,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和家访谈话法。对学生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对你的哪方面最关怀? 你觉得爸爸妈妈和自己是平等的吗? 对家长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爸爸妈妈说的话都是对的吗?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 通过回收调查表,研读家访、谈话纪录,综合起来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四、调查对象1、家长的职业:农民占 57.5%;干部和工人占 38.8%;个体户占 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社区企业或从事临时建筑工,属农工兼顾,均居住农村。2、家长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占 6.3%;中专文化占 12.1%;占 66%;小学文化占 15.6%。家长的文化大部分是小学和初中,其中一部分未读初中。3、家庭经济收入:来自农业和农亲找工收入较低的占 83.8%;收入较好的只占 2.5%;经济困难的占 12.5%;特别困难的占 1.2%。4、家庭组成情况:原婚的占 91.2%;再婚的占 2.5%;单亲家庭占 6.3%。五、调查结果由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溺爱 在本次调查中,家长溺爱孩子成为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有 50%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有求必应。农村责任田的承包、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农村很多家庭的条件明显改善,他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又使农村独生子女剧增,从情感上他们同意为孩子奉献一切。现今很大一部分家长在自己过程中,都曾承受过物质上的匮乏,他们今日不想再让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些家长实质上并不懂得爱孩子,他们不知道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视了父母永远是者这一角色,忽视了他们对孩子应有的教导职责。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简朴和珍惜的含义,无法理解家贫出孝子、执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训。将来走入社会,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困难挑战的将会受到严重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