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禹的两个传说故事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禹的父亲崇伯鲧擅长治水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鲧死后,禹继父志,逐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并联合其他部落,在伊洛河一带进一步展开治水工程,开展农业生产,取得了显着成绩,得到各部落首领及百姓的支持与拥戴,从而取代了虞舜的地位,成为诸夏之族最高的君长。古神话中有关禹的出生颇奇诡,《山海经》说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鲧复生禹一处根据现在的说法是说禹是从父亲鲧肚子里生出来的;《归藏.启筮》中也说到: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是以出禹。另有一种记载说:化生于石纽山泉。女狄暮汲水,得石子如珠,爱而吞之,有娠,十四月生子。及长,能知泉源,代父鲧理洪水。《竹书纪年》中云禹母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即吞神珠而生禹;《帝王世纪》也说禹母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无论何种神话传说,几乎都与禹治水有关,而且说是尽心尽力,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使百姓得以平土而居,天下划为九州而治。相传他得九州后,用青铜铸造了九个大鼎,以示他统治的九州。九鼎不仅是夏的传国之宝,至商亦然。秦攻西周,取九鼎,其一沉泗水,余八无考。大禹巨大奉献他的主要奉献有二:一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国家--夏朝(公元前 2070 年-前 1600 年),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二是治理黄河。大禹政权建设大禹是古代一位具有雄才大概的政治家和伟人。他治水是与治国养民结合进行的。在治水害的同时,还指导人们恢复和开展农业生产,大兴水上运输,重建家园。每治理一个地方,都主动团结氏族部落酋长,完善政权建设,使百姓安居乐业。史书记载,洪水退去后,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他带着人们在田间修起条条沟渠,引水灌溉,种植粟、黍、豆、麻等农作物,还让人们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种植水稻。不仅治理水患获得巨大的成功,而且农业生产也取得了进步。孔子曾颂扬禹治水的功德说:我简直找不到他的一点缺点,他的宫室简陋却没有想到改善,而是尽全力平治水土,开沟洫,开展农耕,鼓舞人民从事劳动。(参《论语泰伯篇》)大禹治水成功,使他建立了极高的威望。舜召集各氏族部落酋长开庆功大会,赐给他用美玉琢磨而成的玄圭,以示其丰功伟绩。当舜年老时,众人一致推举禹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禹接位后,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以夏族为中心的领导集团。禹在这个集团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权性质。他让治水时专司刑罚的皋陶制定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