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唱法和咽音唱法的区别所以不同流派对同一个名词的定义不同,完全可能。一个唱法用不同的流派来解释,给出的名词不同,也是正常的。这时候互相讨论很容易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情况。所以,这些名词用来自家即可,互相之间沟通没必要。关闭唱法是一种复合到闭合状态上的动作,可以直接用于演唱所以称之为唱法没有问题。关闭是指气流通过声带时声带开口局部依靠声带肌肉(具体什么名字忘记了)在声带边缘形成张力,形成边缘化发声,所以关闭的英文名为 Edge(边缘化)。咽音练声法(注意是练声法,咽音本身是不能直接成为唱法的,类似于篮球、足球运发动做针对性的力量训练),旨在摈弃外部肌肉以及形成管道,也包括了边缘化能力(关闭能力)的训练。比方说张大口的练习便是锻炼抬软腭、舌根的力量,作为形成咽音管道的根底;再比方摇下巴便是一种放松下巴的练习,而低咽音、哼咽音等又包含了边缘化能力的训练。我们回到关闭唱法,这个概念是潘乃宪提出的,所以到底什么是关闭唱法,他说了算。至于说西方声乐或者说学院派声乐有没有这个概念,至少我没发现。西方的所谓掩盖唱法,跟潘老的关闭没有关系,不是一回事。至于咽音唱法,根本上现在都拿林俊卿博士的视频来举例。问题是那个视频一看就是文革时期搞出来的东西啊,里面不科学的东西很多。现在的声乐流派用这个词,更多的是牵强附会。这也是现在小规模声乐教学机构的主流:牵强附会一些网上流行的词汇,搞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和说法,来吸引学生。虽然我这么说目测是在黑声乐教学机构,尤其是小机构,但其实并不是。教学并不需要科学,只要做好了示范,让学生知道努力的方向就是好的教学,至于你起什么名词,无所谓。另外提一句,流行唱法不要去练林俊卿或者练一点皮毛就行了,练多了没好处,会把音色练得过清楚亮和坚硬,而且练起来难度真的很大。SLS 或者 MM 的练习做好了就够用了。关闭唱法的演唱方法气息问题第一,气息的问题,气息是歌唱的根底,没有气息就谈不上歌唱,运用关闭唱法时的气息运用,和生活中正常呼吸发放是不同的,通常美声唱法中的闻花式呼吸法,叹气式呼吸法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谈谈在歌唱中用到高音关闭时的一点体会:歌唱中的气息需要一个支点.气息的支点一定先建立在后腰局部.然后再找小腹的力量.因为腰部需要你主动去做扩张或向下拉动,才会产生一个力.然而小腹与横膈膜由于受到腰部支点向下拉的作用,自然会产生一种对抗在歌唱中能很强烈的感觉到这种对抗,唱高音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