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超声介入应用现状及新进展关键词:内镜超声;介入;现状;进展在目前消化医学中,讨论的热点之一就是内镜超声,线阵超声可以随时对存在于超声影像平面活检孔伸出的穿刺针进行观察,内镜医师也可以针对消化管道的病变部位用细针进行抽吸,对胰腺囊肿引流与腹腔神经丛阻滞进行介入操作,也使得内镜超声的适应证范围扩大。1 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从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的适应证来看,主要包括胰腺肿瘤、食管癌、粘膜下病变、腹腔淋巴结、非小细胞肺癌、肝脏肿块、腹水、左肾上腺包块、直肠周围淋巴结及包括等[1]。不管是内镜超声检查或其他检查方法,都能进行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进行细胞学检查,但是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内镜超声对病灶能够显示的更为清楚;穿刺路线能够避开气管、大血管等重要结构。假如有组织条,能够做病理切片,假如有需要,还可以做电镜、免疫组化、微生物培育等。1.1 胰腺实质病变针对小于 2cm 的胰腺肿瘤,内镜超声影响比其它影响更加的敏感,经我院多次实践验证以及采纳细胞学验证,对 2cm 大小的肿瘤,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的效果非常好,在内镜超声的引导下,介导细针抽吸能够更加接近病变部位,可以童工临近肠壁对病变取样,并且这部分病变也可以被切除,降低了肿瘤经过针道种植的风险[2]。1.3 食管癌在食管癌患者的处理中,应该先采纳 CT 及正电子射线扫描检查将远处转移排除以后再考虑用内镜超声检查。假如单纯采纳内镜超声诊断恶性淋巴结,其敏感性为 49%~99%,特异性为 33%~99%,而采纳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检查,其敏感性为 85%~93%,特异性为 93%~100%。针对没有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可以采纳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进行局部区域分级,在对腹腔淋巴结及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的检查方面,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要不 CT 扫面的效果好,能够有效的防止对患者进行无效的手术,在实际诊治过程中,最经济且猎取高质量信息最多的方法是 CT 扫描结合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4-5]。1.4 腹腔淋巴结对腹腔淋巴结的诊断,采纳内镜超声引导,介入细针抽吸的方法是最适用的,该方法可以全面观察从任何方向靠近肿瘤的淋巴结并从中猎取样本。从某报道讨论中可以看到,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诊断腹腔淋巴结的准确性达到 96%[6],而与胰周淋巴结诊断准确性(77%)相比,内镜超声介导细针抽吸诊断腹腔淋巴结的准确性要高。1.5 粘膜下病变针对粘膜下病变,尽管内镜超声能够确定病变的位置,但是对病变的性质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