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而雷电灾害作为第三气象灾害,其危害程度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随着雷击形式的不断变化,防雷工程也有了显著的进展。然而对于各方面相对落后的农村,雷击死亡事件更加频繁和严重。本文主要在分析农村实施防雷工程可能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农村防雷工程技术对策。 【关键词】防雷工程 农村 技术对策“”雷电灾害作为 国际减灾十年 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对城市造成的恶劣影响是以设备损失为主,而对农村却是以人员伤亡为主。根据不完全统计,雷击每年对我国造成了上千人的伤亡,而雷击死亡事件发生在农村的达到 80%以上。可见,农村防雷工程技术关乎人们的性命,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一、农村防雷工程实施存在的问题随着农村雷击死亡事件的频繁发生,各级政府乃至整个社会逐渐加大了对农村防雷工程技术的重视和关注的程度。然而,农村因其地理位置、文化教育和经济进展等原因在实施防雷工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一)农村防雷意识淡薄在农村,受限于科学文化教育的落后,迷信思想的传播相当普遍,很多人对雷电的认识不科学,在他们看来雷击事件是老天对做了不该做的事的坏人的惩治。对于必要的防雷知识,他们通常不太关注也并不去了解,在电闪雷鸣时往往不知所措、不懂自我保护,甚至有一部分人认为雷电是不可能预防的。观念的陈旧,防雷意识的淡薄,防雷知识的缺失,这是农村防雷首要的障碍。(二)防雷基础设施匮乏农村经济进展相对落后,农村公共场所、老民宅以及农村个体企业几乎都没有防雷装置,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没有设置防雷提示牌、雷电多发地带没有设置防雷安全警示牌、人为建造的避雷场所几乎没有,农村学校、农民自建房屋以及大多数小规模企业防雷装置不完善、不符合防雷法律规范要求的不计其数。防雷基础设施的匮乏一方面是农民相关意识不够强,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村难以承受防雷装置建设的开支。很多农村位于山区,山区防雷装置的安装成本一般比城市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防雷装置的必要投入。农村防雷工程技术经费的供给不到位,防雷基础设施的匮乏,这是农村防雷工程主要的障碍。(三)防雷工程技术欠缺在农村,各种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几乎全部架空入室,有的甚至将所有线捆绑成线圈一起穿孔入室,有的农民群众因规避支付有线电视的费用而将简易天线捆扎在竹竿吸纳信号,还有的农民群众在自家住宅屋顶建造大量的装饰星铁塔、太阳能热水器、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