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活动如何在小学课程中开展摘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指出:艺术教育对青少年美感的形成、人格的陶冶、情感的丰富、制造力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剪纸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剪纸活动课已作为延续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之一,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开展更为广泛。关键词:剪纸;小学活动课;教学;具体方法中国剪纸艺术博大精深,是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小学剪纸活动课对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有着很好的作用,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究和讨论。一张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变化万千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寥寥数剪,花卉、果蔬、虫鱼、鸟兽、人物跃然纸上,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如痴如醉。一、剪纸教学活动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意义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表示:“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养成独自消遣的好习惯。二是可以练习手筋。通过剪纸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二、明确目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剪纸课程的开展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剪纸教学目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目的、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逐步提高学生剪纸技能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先认识剪纸工具,学习使用工具,练习简单的剪纸制作,如,对边一折剪、左右对称剪、对边二折剪、对角等基本方法。然后让学生创作造型简单的剪纸,激发学生想去剪的欲望。三、如何有效地开展剪纸活动课程如何有效地开展剪纸活动课程,关键在于让学生对剪纸产生浓厚的兴趣。根据学生的特点,实行不同的有趣方式来培育学生的剪纸兴趣。让学生抱着的愉快心情投入剪纸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制造的欲望。在培育孩子对剪纸的兴趣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营造剪纸氛围老师应该常常鼓舞孩子们留意身边剪纸文化相关资源,及时收集有关剪纸的作品。通过欣赏刺激学生的审美情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2.收集作品,激发剪纸兴趣老师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剪纸环境、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收集相关的照片、实物、图片等,并布置剪纸班的教室,模仿民间的过年习俗,在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