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活动所制造的精神财宝、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宝、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校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师生的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各方面。探究新时期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积极开展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推动素养教育的必定。那么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呢?笔者认为应在实践中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校园文化与德育相结合,营造奋发向上的校风。优化的校园文化能显示出一种无形的力量,对每个师生起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构成校园文化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物质方面的,又称“硬件”部分;另一类属于精神方面的,又称“软件”部分。校园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每时每刻都在发挥着显性或隐性的教育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的定向进展。行为科学家罗杰·巴克认为:环境对于激发和形成人在环境中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当今社会现象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不定向的,只有优化了的校园文化气氛对学生才是正向、有效的影响。学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有利因素,控制消极因素。例如,学校有明确的校风、学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人物的图像和事迹布置得抬头可见。另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利于培育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各种价值观念、意识,特别是那些传播黄色、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的书刊、报纸、网吧不仅进入我们国家的文化市场,也冲击着校园文化阵地。针对这一情况,应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认知等特点,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学生的精力、兴趣爱好引导到健康的进展轨道上来。如每周一进行升旗仪式,并在国旗下讲话;学校黑板报和班级黑板报每两周换一次;宣传橱窗和学习园地定期更换,所设计的内容大到国内外大事、天文地理,小到班级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学生作品等,都包含其中,使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得到教育。校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好的校风能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校风最集中的体现是教风和学风。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要通过理论学习,统一认识,端正办学方向,树立起“团结协作、勤廉高效”的工作作风。其次要大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确立正确的质量观和人才观,提倡“一切为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