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现象透视

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现象透视_第1页
1/2
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现象透视_第2页
2/2
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渎职等职务犯罪呈上升趋势,表现出一些新特点,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柘城县检察院预防科通过对县人民医院工作的预防分析,并根据几起案件的特点和原因,提出了一些预防建议。一、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一)贿赂犯罪突出。在所的几起案件中,贿赂案占 80%,贪污案占 8%,挪用公款案占12%。从调查的案件可以发现,医药卫生领域职务犯罪在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有发生,行贿、受贿犯罪尤为突出,犯罪手段多样化。(二)窝案串案多。医药卫生领域业务广,涉及部门多,呈网络分布,一旦有犯罪发生,往往是窝案串案,调查的案件中,窝案串案占案件的 48%。(三)作案时间长,犯罪次数多。查办的案件中,作案时间最长的有十来年,最短的也有三、四年。有些犯罪嫌疑人贪欲成性,频繁作案,不能自拔。(四)作案隐蔽性越来越强。有的利用职务之便,在上项目和大额购销活动中进行幕后交易,从中收受贿赂或暗中加价;有的是利用亲朋好友做外围,让其做本单位生产、的上、下家,或者做与本单位生产、经营同类产品的竞争对手,通过吃供销差价,抢业务路子,变相侵吞国有资产。二、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的原因1.利益驱动,见利忘义。许多生产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单位将贿赂视为必要的业务费用,营销人员的工资、奖金与个人额直接挂钩,导致营销人员不择手段拉拢、贿赂有关人员。在金钱面前,少数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道德逐渐丧失,养成了不给钱不办事,多给钱多办事,甚至主动索取贿赂的恶习。2.监督机制不健全、不落实。从查处的这些案件看,涉案单位都有一套比较完善的业务规章制度,但监督机制比较薄弱,缺乏切实有效的监督,不能落实到工作中,导致涉案人员大搞权钱交易,走上犯罪道路。3.法制观念淡薄,存在侥幸心理。医药卫生领域工作人员大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他们法制观念淡薄,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就如同癌细胞一样侵蚀了他们的思想。他们对收受贿赂,大都存在侥幸心理。正是这种侥幸心理,使一些人一步步陷入犯罪泥潭,最终身陷囹圄。4.心理失衡,追求享受。少数医疗卫生领域的工作人员,看到在改革大潮中有人大把赚钱,生活奢侈,而自己辛辛苦苦工作多年,却不如人家一笔生意赚得多,于是心理扭曲,便利用职务和权力,索取贿赂或者把手伸向公款,以弥补自己心理上的失衡。三、预防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的几点建议(一)强化教育,提高素养。要加强宗旨教育,牢固树立正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现象透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