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踪迹走红尘猴跃鸟鸣又一春打开文本图片集远古的动物崇拜与图腾文化催生出十二生肖。流行了 2200 多年的干支纪年法中,丙申排第 33 位。猴与“申”相配,排行第九。故称“申猴”。而今年就是丙申猴年。善于形象思维的中国人,早在 3000 多年前,就把猴录入了象形字。在古代,猴的相关名称甚多,有猴、狙、狖、猱、猿、狨、獑、猦、蒙颂、猢狲、狒狒、猩猩、山魈等十余种,有的字现代词典、现代电脑已经没有收录或储存了。这是因为古人将能在指间笔筒嬉戏的“墨猴”、善于捕鼠的蒙颂、最常见的猕猴、身形较大的猩猩、长臂猿、狒狒以及传说中体型巨大、能食猿的“独”,一并归于猿属。猿猴入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由来已久,可追寻到 2000 年前的西汉时期,从出土的汉画砖上,就可以看到有人牵狗玩猴的画面。据唐代《历代名画记》中所载,东晋著名画家戴逵(326—396)就绘有《胡人弄猿图》。在民间绘画中,以马、猴入图(马上封侯)或蜂、猴(封侯)入图的比比皆是。流风所及,文人绘画也概莫能外,历代画猴之作屡见不鲜。中国自古以来,认为猴子是吉祥物。古籍《白虎通》云:猴,侯也。侯在古代贵族爵位的第二等,所谓“公、侯、伯、子、男”中的“侯爵”,又泛指封有爵位的地方君主,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诸侯。秦汉时代,封侯拜将。于是猴便成了象征升迁的吉祥物。我手头有两幅“封侯”图,也叫“马上封侯”,是明清画家常画的民俗题材,被时人所喜爱。有元代墓葬出土的“马上封侯”和田玉佩,这说明元代民间也流行“马上封侯”题材的纹样。清钱惠安画《封侯》图轴(图 1—1、图 1—2),纸本,纵 112 厘面,横 42 厘米。右上侧斜伸出两支树枝,一上一下,都盘绕有盛开的凌霄花;一只猴子蹲在下斜的树枝上,右“手”拿一小树枝正逗惹一旁的蜂窝,几只蜜蜂飞出,还有一只飞到猴子的背后,猴子顽皮的神态灵动。画面展现蜜蜂和猿猴的互动,即用谐音暗指“封侯”。左上方署款:“略参鲍元礼法清溪樵子钱惠安”,下钤红文古币形圆印“惠安”。鲍元礼,即鲍敬,字原礼,一作元礼。元代画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善画人物,亦画花木禽鱼,姿态天然。钱惠安(1833—1911)晚清画家,初名贵昌,字吉生,号清溪、清溪子、清溪樵子,室名双管楼。上海宝山人,一作浙江湖州人,又作仁和(今杭州)人。善工笔画,画人物仕女为尊,题材广泛,画面简略而意醇,细笔于墨,道劲方折,姿容炯雅。笔意有间作花卉和山水,均能自出机杼,不落前人巢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