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船山学院设计艺术类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讨论论文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具有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素养专门人才,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也是培育具有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素养专门人才。目前,我国的独立学院有 576 所,在校大学生达 245 万,其中,设计艺术类大学生有 15 万。如何从独立学院设计艺术专业的特点出发,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素养,是一个亟待讨论的重大课题。关键词:创新;设计艺术;大学生;素养培育探究独立学院设计艺术类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特点和规律,深化分析独立学院设计艺术类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构建独立学院设计艺术类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模式及长效机制,旨在为推动独立学院设计艺术专业教学体制改革,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学理支撑和决策建议。1 探讨独立学院设计艺术类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现实意义我国独立学院属于三本招生院校,其设计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不够扎实,大多缺乏刻苦钻研精神,严重制约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但他们曾经历过多次挫折的磨练,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求新求异意识突出,这些特点为培育他们的创新素养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应当在调查分析独立学院设计艺术类大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努力探求设计类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社会培育和输送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养设计人才。这不仅有利于推动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而且有利于改变人们对独立学院设计艺术类大学生的传统看法,满足现代化建设对创新型设计艺术人才的迫切需求。2 该论题的国内外讨论现状(1)国外讨论现状。当代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培育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任务。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从二战结束后,就十分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尤其在设计艺术类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西方高校传统的教育思想片面强调知识传播,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和科研进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美国哈佛大学就把培育创新型高素养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到 20 世纪 80 年代,已有 60%的美国高校把培育创新型人才列为学校的基本职能。[1]美国著名教育家克拉克科尔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明确指出,当代大学的功能主要是培育创新型人才,尤其是设计类院校更...